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纪事/副刊
  标题导航
进一步深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
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
重庆:百场“平价戏”送群众
文化部部署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
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杭州开幕
汶川灾后文物抢救全面开工 预计2011年内完成
图片新闻
文化为“福保传奇”注入活力
民办博物馆界聚集成都论发展




 中国文化报 >  2010-11-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汶川灾后文物抢救全面开工 预计2011年内完成

    据新华社消息  (记者孙阳)11月20日,四川省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会上说,到目前为止,列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39个重灾县245个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已全部启动。这其中包括不可移动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博物馆、文管所维修加固工程以及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工程。“全部项目中,72项已经完工,约80项即将完工。目前,未完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11年内所有工程全面完工。”黄彦蓉说。

    据黄彦蓉介绍,“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省大量文物受到损毁损坏。据统计,此次特大地震共造成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和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重损毁。

    此外,有83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数量难以统计的文物保护点受到不同程度损毁。地震还造成四川省65处博物馆、文管所文物库房的损坏和大量珍贵馆藏文物受损。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立即组织专门力量,分赴都江堰、什邡、绵竹、彭州、德阳、绵阳等极重灾区调查灾情,部署文物抢救工作。

    随后,四川省编制完成了《四川省文物强求保护修复规划大纲》等一系列规划,确定文物抢救保护项目245项,并确保了灾后文物抢救保护资金落实到位。

    从2008年6月30日首个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在都江堰正式开工至今,理县甘堡藏寨工程已全部完工,理县桃坪羌寨工程也已完成90%以上,汶川萝卜寨工程完成40%;其他抢救保护工程也进展顺利,预计2011年内将全部完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