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志军
“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将迈入‘艺术授权元年’。”11月17日,在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10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的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业内人士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与之对应的是,本届博览交易会通过情景式展示艺术授权产品,搭建起艺术家、艺术机构、博物馆与授权中介之间的推介交易平台。
让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艺术授权”这个概念,大部分人还比较陌生。但看到齐白石画作《雀跃樱桃》“跃”上的旅行箱成为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台北故宫馆藏的郎世宁作品被设计成岩饰装饰在雪白的墙上、梵高画作《向日葵》被印在银行信用卡上……你可能就容易理解了。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能附载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商品上,都是通过“艺术授权”这个方式实现的。作为艺术和商业之间的桥梁,艺术授权既为艺术家赢得了更多的版税收入,也将“中国制造”成功转换成“中国创造”。
在当天的论坛上,美国artkey艺奇艺术集团董事长郭羿承介绍,以台北故宫馆藏作品、齐白石画作以及西方著名画家艺术画作为主题元素植入酒店所有场所的“artkey艺术酒店”将在2011年正式动工;以齐白石画作为全部设计元素和精神来源的“白石茶馆”2011年有望在中国“遍地开花”。“艺术授权的下游产品将在2011年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他说。
据了解,“artkey艺术酒店”以绘画为主题元素植入酒店房间、浴室、客厅、书房装修,以及所有软装饰、日用品和纪念商品,使客人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交流贯穿整个酒店生活中。在该酒店开发商呈辉集团董事长陈辉看来,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使“酒店不再是旅客来去匆匆的栖身之所,而是留驻心灵的家园”。
正在开放加盟的“白石茶馆”,被业内人士视作是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集合的标准案例。通过艺术授权和东方茶饮艺术的结合,同时以白石老人本身的知名度提升白石茶馆的知名度。白石茶馆负责人黄铭弘向记者介绍:“目前,茶馆已不再单纯出售茶饮,而是将美和艺术品位融入产品线,让艺术触手可及。”
在论坛上,国际艺术授权设计双年展也正式启动。据悉,该双年展将于2011年面向全国设计师征集设计作品,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设计成各种文化创意商品,并在国际参展销售,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
“国际艺术授权设计双年展的举办,必将掀起艺术授权衍生品设计的一次新高潮,为‘艺术授权元年’锦上添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说。
为传统产业提升附加值
据统计,目前我国年人均品牌授权商品销售额为0.7美元,日本、美国分别为91美元和365美元,因此,我国授权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据国际授权商协会统计,亚洲各地人均GDP每增长1%,人均授权产品销售额就能上升1.4%。
在艺术授权商品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上游资源拥有者也纷纷向艺术授权代理商伸出橄榄枝:北京城的圆明园文化资源有望得到系统的规划和开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艺术品经过改造可以变成家家户户可以购置的商品,孔子的形象有望印在“中国制造”上在国际展会上展出……所有这些洽谈中的意向,都有望在2011年成为现实。
在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看来,一旦圆明园的文化资源成功进行“艺术授权”,将有两大益处:第一,可以保护并发扬光大圆明园的传统文化资源,让没机会亲自到现场的民众也能体验“圆明园文化”,实现文化资源的人人共享;第二,可以让圆明园的文化通过制造介入到文化产业的范畴中去,让“中国创造”的产品带着圆明园文化走出国门。
“艺术授权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天衣无缝。”北京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孟海东如是说。今年4月文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更是令文化产业投资热潮在全国兴起。各地纷纷设置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不同级别的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这对在中国从事艺术授权的商人来说,无异豁然开朗。”从事艺术授权已超过15年的郭羿承说,“从中国制造企业过去被动到现在主动寻找艺术授权代理商,再到从今年开始,上游艺术区、博物馆纷纷主动寻找艺术授权规划人的这一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属于中国的艺术授权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一旦得到系统的规划和开发,将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事实上,今年初,国内首个艺术授权专项基金——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专项基金已经正式成立,用于资助和扶持文化艺术授权市场的推广项目。据身兼该基金秘书长一职的郭羿承透露,由artkey集团和国际艺术授权专项基金等机构联合推出的艺术授权交易中心未来有望在中国落户。一旦落户,相关经过艺术家设计、授权的产品,都将在该中心展览、交易。
“下游产品遍地开花、上游资源全方位拓展,艺术授权双年展正式开展、艺术授权交易中心落户、艺术授权专项基金资金全面到位,所有这些成果都将在短时期内发生。这也完全得益于政策环境的全面改善以及市场认知的自觉转变。”郭羿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