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 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文化共享 想你所想
北京市朝阳区4亿元建新图书馆
将加强图书配送与循环
图片新闻
安徽首个“大学生村官艺术团”成立
杭州:数字图书馆送到市民家
图片新闻
湖北谷城:让农民免费看上好戏
图片新闻
“文化走亲”走出个“欢乐湖州”




 中国文化报 >  2011-01-0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共享 想你所想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综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现场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本报记者  杜洁芳

    辽宁省6个涉农县区的209万户居民通过有线电视机顶盒可以点播共享工程数字频道的节目;吉林省抚松镇中心街村村民马艳从共享工程的农林资源中学到了香瓜的种植技术,提高了产量,使年收入翻了一番;江西省高安市独城中学自从与共享工程联网,不仅吸收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还获得了信息技术指导和培训……近年来,文化共享工程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广大农村、社区,通过文化共享工程的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有线电视、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日前,由文化部、财政部主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承办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成果展在北京举办。此次成果展包括“关怀决策”“资源共建”“网络技术”“合作管理”“服务惠民”“展望发展”6个部分,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展示、资源服务演示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了共享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服务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基层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展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多方位展示

    此次展览筹备了近半年时间,为了系统地介绍“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服务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主办方根据展览的内容,运用大量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了多方位展示。此外,展览还设置了趣味有奖问答、电子数字签名、残障有声读物、少儿益智游戏、民族语言视听等互动环节,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

    位于展厅正中央的网络技术平台沙盘使共享工程多种技术传输模式的展示更加形象和直接;大型LED不断播放着多年来文化共享工程丰富多彩的文化精品内容资源;在资源展示区,观众可以通过电脑直接点击进入资源库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展望发展”区域,走进青少年公共电子阅览室、县级公共电子阅览室的三维模拟空间,人们可以感受到未来文化共享服务的新模式。

    此次展览中的讲解员大多来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和各省级分中心。曾玉琴和蔡生福分别来自大别山区和贺兰山区,他们结合自身工作,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向观众生动地介绍了共享工程走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军营,以及服务中西部基层、服务“三农”、服务未成年人、服务少数民族的感人事例。

    在共享工程初创之时,为基层图书馆、文化站添置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以及交通不便的山区,设备的运输只有通过基层工作人员手提肩扛、跋山涉水才能送到。为了让老百姓能享受到文化信息服务,基层工作人员还利用田间地头、露天广场播放各类专题片和电影,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有的基层服务点就建在农民家里,由农民自己充当文化服务管理员的角色,使群众直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

    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吸引了很多观众。他们用摄像机、照相机、手机对展览内容进行拍摄,一些人参观完展览还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一位来自安徽的农民写道:“文化共享工程造福百姓,给人民群众带来欢乐!”北京邮电大学数媒艺术学院的同学们留言:“希望我们能与信息文化同行。”家住北京秀水街的一位退休老人写道:“文化共享,想你所想。”

    服务:惠及亿万群众

    从2002年启动以来,文化共享工程不断向基层延伸,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尤其是2004年成立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以来,发展更为迅速。“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已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创新工程和惠民工程。目前,通过广泛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已达到105.28TB,整合制作优秀特色专题资源库207个。截至2009年底,自建、合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85.5万个,有8.9亿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提供的文化、科技、经济、卫生、教育等多种信息服务。有专家这样评论:文化共享工程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基层文化资源薄弱的现状。

    目标:村村通、户户有、人人享

    网络构建、资源建设、传输技术、服务模式……“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想要实现“村村通、户户有、人人享”的目标,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目前国家共享工程的拨款多数是共享工程各级中心、服务点建设的专项经费,只能用于购买设备,配套费用如电费、网费、取暖费等仍需要各地自掏腰包,因而在一些经费困难的基层服务点,出现了缺少服务人员甚至常年无人的状况。因此,解决运行经费、建立长效机制,是共享工程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另外,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构建精品数字资源体系、实施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建立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基础库群、充实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等,也都是共享工程在“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在未来5年中,文化共享工程将继续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推进进村入户,广泛开展惠民服务,构建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传播高效、服务便捷、管理规范的公共数字文化传播服务体系,成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平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