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班明
隆冬时节,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万家营村广场热闹非凡,千余名农民兄弟围拢在一起观看县曲剧团演出的大型现代曲剧《子为媒》。去年9月才从丹江口移民过来的牛大爷高兴地说:“我们有19户人家搬迁到万家营村,过去住在大山里,一辈子没看过戏,这次在家门口就过了把戏瘾!”
谷城县曲剧团团长石训军告诉笔者,谷城送戏下乡已坚持了15年,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免费送戏下乡活动开展得愈加有声有色,农民不用花一分钱,一年就能看上好几场戏。
谷城地处鄂西北山区,全县200多个村的40多万农民有一半住在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匮乏。谷城县把山区农民的文化渴求放在心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县委、县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拿出一定资金对县剧团给予补助,使每年送戏下乡演出保证在百场以上。
有谷城“屋脊”之称的赵湾乡,过去由于山高路险,农民一年都难得看上一场戏。如今,县曲剧团有了省里配置的舞台演出车,每年都到这里送上十几场大戏,就连离县城100余公里,海拔最高、最偏远的青龙山村的村民也能坐在家门口看上自己喜欢的戏了。
据统计,3年来,谷城县累计送戏下乡460多场,吸引观众68万人次。谷城县文体新局局长张旭升说:“百姓的需求,就是文化部门的责任。”
什么样的戏农民最喜欢?这是谷城县在开展“文化惠民、免费看戏”活动中,演职人员考虑最多的事。他们表示,不能因为免费而降低了演出的水准和质量。
基于此,谷城县曲剧团专门成立了文艺创作室,组织人员常年下乡与农民交朋友,汲取创作营养,演职人员在下乡演出的同时也时刻注意农民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演出。在此基础上,现代戏《侯京当官》、《子为媒》等一批剧目逐一出炉,并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这也让剧团体会到,尽管电视等现代媒体走进了千家万户,但广大农村群众对戏曲仍情有独钟,只要有好戏,就会有市场;只要面向基层、深入群众,剧团就能与百姓心连心。
为了使演出的节目反映时代特色,适应群众口味,剧团还采取了“双向选择”的办法,让群众点戏、点节目,剧团再根据群众需要进行调整,因而下乡演出几百场,场场受欢迎。他们还把创作、演出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相结合,几年来先后为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等部门和单位编排节目200多个,组织专场演出20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