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4日至27日,导演王延松携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倾力打造的全新解读版话剧《雷雨》将登陆国家大剧院,这是该版本在北京的首度演出。2月14日,《雷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所有主创人员亮相为本轮演出预热造势。
“人性化”处理是新版《雷雨》的“魂”。在王延松看来,《雷雨》的主线就是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因此作品最大限度地弱化了“阶级矛盾”,从“人性化”的角度来演人的矛盾、人的苦恼、人的多面性。
值得一提的是,王延松的《雷雨》首次恢复了曹禺原著中的“序幕”和“尾声”。《雷雨》的故事情节已被观众熟知,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曹禺原著中的“序幕”和“尾声”还没被导演搬上过舞台。1936年,曹禺曾直截了当地说:“我曾经为演出《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想在前四幕里删一下,然而思索许久,毫无头绪,终于搁下笔。这个问题需要一位好的导演用番功夫来解决,也许有一天《雷雨》经过一番合宜的删改,会有个新面目。”75年后的今天,“序幕”和“尾声”的加入使新版《雷雨》还原了曹禺原著中对“诗意”二字的追求,因而成为最符合曹禺原著精神的一个版本。
提到新版的视听设计,王延松自信地说:“全新解读用富有创意的视觉、听觉设计跨越戏剧表面的裂缝,传递出语言无法传达的内在张力,使《雷雨》变得更加激动人心。” (桃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