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论坛
  标题导航
回声壁
金针度绣 巨刃摩天
唤醒在画中
朴素生活的歌者
陈湘波、文祯非作品在美展出
李耀林赴意呈现“中国寻梦”




 中国文化报 >  2011-02-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唤醒在画中

    绿伞、狐狸狗、小高(油画)   146厘米×110厘米

    焦小健

    有人看着墙上的我的画问道:“你最喜欢表现什么?”他这么一问却把我问住了。我以为自己的表现已经在画上,倘若还要靠说,不是画没有画出来,就是去说非绘画的东西。

    我是画家,总是感觉先行的。开始的时候,自己穿过大街、路过树林、看见光照、触摸一个带叶的水果,总是有质地的东西引起我的绘画兴趣,似乎绘画的开始和结束就在这个“看”的感觉中。日子久了,你终于发现绘画的魅力不仅如此,因为一幅好的艺术作品留在画中的激情可以延续万年且照亮一个深度世界。因此,你画一朵玫瑰花,如果画得毫无生气,它再怎么象征爱情也是朵假花。一朵盛开的花,其盛开就是入画的姿态,不说是什么花,就已经面临绘画了。单凭花的姿态,用中国古画论来看:花的横生有临风、承露、带雨、迎曦时各种细微百态。一朵花的取势,包含了气的贯通、花的参差向背、枝叶流畅、布局疏密而不紊乱、合而观之时一气呵成等等。这是千古不变的绘画表现的本领和功夫。如此,你要表现的其实就是事物自己存在的东西,至于绘画也就是绘画而已。

    许多人以为绘画有无所不能的功能,抑或反映客观、传播现实,抑或表现主观、意向、抽象世界,还会以摄影、新闻的传播力来要求,甚至将艺术与时尚混为一谈。当绘画向图像靠拢时,我们才知道艺术和绘画出现危机了,原因是根基出现了问题。其实,绘画就是绘画,多一份其他功能就是少一份绘画本身。意义也罢、能指和所指也罢,这些都是艺术绘画势弱的表现。绘画之所以为绘画就是画中留存着千万年不变的激情,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照亮和指引。绘画形式属性改变就是绘画存在的淡化,这是每位画家心知肚明的。从1994年到现在,我在绘画的视觉范围内观察,画眼睛看到的东西,尽管有时只画简单几笔。我采取的方法基本是“述而不作”,否则就不是观察了。那些微小的事物,一些普通的房屋、身边的人曾经密集在某处、而后又消失了……热闹、消失,事物的沉寂状态只是让我回到要画关心的问题上。因此,我的工作就是抓住她,即“唤醒在画中”。

    清晰地画完一幅画,自始至终都知道结果如何,那实在是做画家最无趣的绘画行为。一个东西自己出现了,或者还能够带出些什么,是我最感兴趣的。我爱中国古诗中类似“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白描状态。在王国维看来诗是一种“客观”诗,但细细品味,虽然诗中没有人的情感参与,但“起”“下”“低”“抬”是人身体的方向感觉,这个呼应有身体的参与,是人对事物本身的接近。所以,我非常希望自己的绘画往这个方向发展。

    唤醒在画中

    崔小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