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吁——民进北京市委建议北京市应当科学规划、合理调配剧场资源,打造不同特色的文艺演出集聚区;上海市政协委员刘晓明、李关德、罗华荣等联名建议将上海的现代戏剧产业集聚园区——现代戏剧谷纳入上海“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打造演艺集聚区,是目前演艺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然而,如何更好地打造演艺集聚区,值得相关部门及人员认真研究探讨。
演艺集聚区成热门
近年来,演艺集聚区的概念在国内部分城市已初现端倪。尤其在北京,几个区县都有建设剧场群的计划。东城区要建王府井、东二环、银街、隆福寺和交道口五大剧场群建设,西城区要打造天桥演艺文化区,海淀区的“创意北京”剧场群项目一期计划打造12座剧场,怀柔区的《关于建设北京怀柔原创舞台剧演艺中心的报告》资料中,更是提出了一个共计31个剧场的庞大计划。
在上海,2009年3月,现代戏剧谷在静安区出现。现代戏剧谷是在原来“戏剧大道”建设的基础上规划而成,以美琪大戏院为起点,经百乐门至华山路上海戏剧学院,途经20多家各类剧院或演出场所,呈宽约500多米、长约2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S”形带状街区,吸引了一些演艺界创作精英来到静安,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此外,陕西西安也有建设“文艺路演艺一条街”的规划,近期规划将以西安文艺路以东环城路向南至建西街的文艺团体聚集区为基础,先后建成包括6个主体剧场和4个小型演艺厅的陕西文化中心、一个中心广场及一条景观大道;远期规划中,还将形成文艺路全段、环城南路东起和平门西至南门段的旅游演艺集聚区。
为何演艺集聚区会成为热门?据道略文化传媒产业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称,以小剧场为主体的演艺集聚区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主要基于三大驱动因素:一是小剧场与剧目演出的供求不平衡状态促使演艺集聚区发展。我国小剧场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剧目演出需求,这在加快小剧场建设步伐的同时,也促使具备演出功能的演艺集聚区诞生。二是规模效应对成本上升的抑制促使演艺集聚区发展。演艺集聚区可产生规模效应,实现资源整合,从而抑制剧场供不应求带来的成本上升。三是演艺市场品牌化趋势促使演艺集聚区发展。集聚区既包括演艺平台、经营机构、服务平台在内的演艺集聚区,也包括京剧、话剧、相声等不同行业的集聚区。
区位选择很重要
北京市海淀区“创意北京”剧场群项目负责人之一、北京世博伟业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助理李延平介绍说,打造“创意北京”的前提,正是基于北京专业性剧场比较缺乏,与此同时,舞台剧近几年发展趋势良好,尤其符合年轻人的消费特点。而作为高校区和科技高新区,海淀区的居住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但海淀区满足演出消费需求的渠道非常匮乏。为此,“创意北京”提出要在海淀区四季青桥以西建设12个专业性的剧场,这些剧场将涵盖各种类型的演出产品和内容,包括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等,形成一个集群化、院线化、系列化的“剧院系统”。“创意北京”计划形成一套完整剧目运营的演出团体和演出运营机构,为剧院管理方和剧目投资方打造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
“创意北京”项目消费群体定位于海淀区居民,而怀柔区要打造的原创舞台剧演艺中心则力求打造一个旅游演艺集聚区,但距离市区较远的怀柔区究竟是否具备足够的消费群体?从目前来看情况并不乐观。2009年,怀柔区与美国百老汇联合打造的原创音乐剧《何处寻爱》在怀柔百老汇演艺剧场上演时,就出现了观众数量不多的问题,地理位置不佳,没有足够的旅游演艺消费人群,如何才能填满31个剧场,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反观上海现代戏剧谷位于寸土寸金的静安区,白领居多的环境非常适宜演艺产业的发展。针对演艺集聚区的建设区域问题,今年民进北京市委常委杨立新提出,建设演艺集聚区应该因势利导,在已经聚集了一定演出人气的区域,如利用现有的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率先在长安街核心地带打造世界级高端文艺演出集聚区;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中心打造戏剧中心;利用朝阳区CBD的特点打造朝阳时尚文化剧场群落,以天桥地区为中心,借助大栅栏、琉璃厂等资源打造传统特色演艺群落,而不是在毫无历史基础的地区硬性规划建设。
不仅仅是建剧场群
建立一个演艺集聚区的基础是打造剧场群,但要建立一个成功的演艺集聚区,并不仅仅是划地建剧场那么简单。
据介绍,伦敦西区剧院特指的49家剧院中,受政府资助的剧院和商业剧院并存,前者在艺术探索上的成果往往转入后者取得商业成功。各类剧种中,音乐剧的观众多是外地游客,而话剧、歌剧和芭蕾舞等则以伦敦本地人群为主。西区在方圆不足2.6平方公里的地理空间内,针对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为其提供多样性的观剧选择。
美国百老汇的剧院同样呈现出营利性剧院和非营利性剧院并存的局面。除39家营利性的百老汇剧院外,还包括500多家以非营利性为主的外百老汇剧院和环外百老汇剧院等,非营利性剧院在享受减免税的同时还可以申请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非营利性剧院以较低成本进行戏剧实验,并为不受百老汇赏识的戏剧工作者提供演出机会。除了演出场所的经营商外,运营中还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演出内容制作商和演出经纪商。也正是这样的联合运作,使得百老汇的演出精彩纷呈。
由此可看出,建立一个成功的演艺集聚区,并不只是建立演出场所那么简单,而是把剧目的生产制作、经纪运作和演出结合起来,针对细分市场打造适合观众口味的作品,才能够取得资源整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从这次北京、上海两地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中,可看出业内希望政府部门能为演艺集聚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如设立各项投资基金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搭建政府服务平台、中介服务平台等,汇集各方力量,早日打造出有代表性的国际性中国演艺集聚区。
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