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演艺营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演艺集聚区:不是仅建剧场群
真实的虚幻
“春班”下乡 企业出力
《天幻Ⅱ——太阳鸟》10场低价惠民
民资撑起浙江海宁演艺舞台
票价居高之痛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2-2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东茂名
“春班”下乡 企业出力

    2月14日晚,广东茂名化州市杨梅镇黄槐垌村文化广场。近千位村民打着雨伞、穿着雨衣站在连绵的阴雨中,坚持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古装粤剧《惊世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不但能看到广东粤剧院一团的许多保留剧目,还可以看到首次出现在农村戏台上的“大制作”,如《山乡风云》、《南海一号》等。

    据介绍,由过年看大戏派生而来的“春班”现象(春节期间各地农村纷纷请戏班演戏唱戏的风俗),向来是珠三角地区农村过年的一道独特文化风景。今年广东粤剧院“春班”数量超过80场,创历史新高,仅粤西湛江地区就超过了30场。陈华伟,这位生长在黄槐垌村的深圳房地产老板,便是促成“春班”下乡的众多企业家中的一员。

    陈华伟投资2000多万元建造的黄槐垌村文化广场,占地1.5万多平方米,包括了戏台、图书馆、小学、篮球场、老人活动中心等设施,戏台面积就超过了1000平方米。陈华伟说,几年前设计建造这个戏台,便是为日后引进“大戏”下乡打下伏笔的,“我拿着设计图纸专门到广州找到省粤剧院,请他们按照粤剧演出的专业标准提出修改意见”。

    尽管会哼会唱,但陈华伟绝不是一个狂热的“粤剧迷”。他很骄傲:“粤西的新年气氛是很浓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有粤剧这个元素。我们粤西地区人对粤剧很痴迷,不信你可以看看整个粤剧界、粤剧学校里,有多少是我们粤西人!尽管我对粤剧不是很了解,但既然农村人对粤剧有着热切的需求,那我能做的,就是尽我的能力,让乡亲们过个快乐的新年。”他显得有些得意,黄槐垌村的人口不过600余人,但看戏的人数常常超过1万人,周围村的人都闻讯赶来看戏。

    广东粤剧院一团已是第5个年头被陈华伟请到黄槐垌村唱大戏了。陈华伟今年更出人意料地邀请他们带来《山乡风云》、《南海一号》这些“大制作”,他说:“出于场地、舞台的限制,这些‘大制作’一般不会来到农村演出。但我在广州大剧院看过《南海一号》的首演,觉得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出水地就在我们粤西阳江,粤西人肯定更有观赏的兴趣和需求。”

    肖执缨  梁彦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