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温泉旅游:火爆背后有深忧
兔年新春海南旅游赢分
全国导游大赛颁奖晚会在京举行
江苏春季旅游花事多
安徽推出6条“文化旅游线”
品味巴东:天然雕饰的印尼“珍珠”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2-22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泉旅游:火爆背后有深忧

    数九寒冬的低温,带热了游客泡温泉的热情。记者采访发现,相比于往年,今年冬天的国内温泉旅游市场明显升温。然而,温泉旅游逐渐走向大众的同时,诸如竞争同质化、温泉掺水等问题却依然存在,如何深挖温泉养生文化、更好地普及温泉知识、提高服务质量成为温泉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由温泉行业协会牵头的温泉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一标准将对温泉水质、设施、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规范,有望解决目前国内温泉旅游的部分顽疾。

    今冬市场火爆

    记者从旅行社了解到,温泉线路是元旦、春节假期游客近郊出游的一大热点。

    江苏南京汤山温泉、辽宁鞍山汤子岗温泉、北京小汤山温泉、浙江宁海南溪温泉等以温泉资源丰富著称。南京汤山新城建设管委会副主任王城告诉记者,汤山地区规模较大的温泉企业有8至10家,冬季温泉市场十分火爆,高峰期日客流量达到一万多人次。“每家温泉企业的入住率都在80%以上,房价一般每晚1000元至1500元。在元旦期间、春节前后10天,部分酒店甚至是一房难求。”去年,汤山新城的温泉客流量达到330万人次,其中,冬季游客占到其中的60%,预计今年的客流量将突破400万人次。

    位于北京小汤山温泉带的温都水城总经理杨士禄向记者介绍,今年1月份,温都水城的客房入住率达到90%以上,日流量2000多人次,春节黄金周前后,日流量则达到3000多人次。“业绩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冬季本就是温泉旅游的旺季,另一方面,1月各种会议较多,团队客户是温都水城的主要客源。春节期间住客少,但散客集中,日流量中也以散客为主。”

    同样位于小汤山温泉带的红栌温泉山庄,今冬的温泉旅游市场也不错。红栌温泉山庄总经理王真告诉记者,今年冬季山庄举办了首届北京小汤山红栌温泉花灯节等民俗节庆活动,相比去年,客流量增加幅度超过30%。

    去年广东省内多个高星级温泉度假村相继开业,例如韶关丽宫温泉、龙门地派温泉、南昆山云天海温泉等,令广东省内温泉的接待量大增,但仍难满足冬季市场的需求量,尤其在年初一至初三,高达2000元一晚的温泉房亦一房难求。

    春节黄金周期间,风生水起的旅游团购是否为火爆的温泉旅游市场增添了一把火呢?记者了解到,“去哪儿团购”曾推出了半价团购北京蟹岛温泉电子票、3折团购九华山庄温泉门票及1人份的温泉自助餐的活动,而团程网也推出半价团购北京龙脉温泉套票、3.7折团购温都水城温泉养生会所加HI水空间两馆通票的活动。记者发现,这些团购活动一般成交量都在100单以内,成交量并不喜人。

    对此,杨士禄分析:“往年温都水城的促销一般以套票等形式为主,住、玩一体。今年虽然推出了一些团购活动,但团购也是一种代理关系,我们给代理的团购网站给出折扣票,团购网站再以很低的差价卖给消费者。对于温泉企业自身来说,卖出去的票价不高,加之量也并不大,所以对市场影响并不明显。”

    温泉旅游仍存顽疾

    温泉旅游红火,但仍暴露了不少温泉旅游长期存在的问题。例如,广东省已发现温泉311处,其中已开发的温泉有200多处,有可接待游客的温泉90多处,集休闲度假、保健游乐、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大型温泉旅游风景区30多处,温泉经济已经成为广东省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增长亮点。然而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温泉的同质化竞争让人担忧。

    “现在推广广东省内温泉越来越难了,为什么难?同质化竞争有越来越严重的倾向。”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旅游界人士表示,由于广东人泡温泉多年来已经成为了习惯,催生了一大批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温泉酒店和温泉景区,一味追求硬件和软件的奢华,看似每家温泉都有大大小小的温泉池,但几乎每一家温泉都是菊花池、玫瑰池、红酒池等等,同质化严重。

    此外,温泉到底该含多少泉,热气腾腾的池子到底是烧的水、还是纯天然温泉水等问题,也长期困扰着温泉企业和泡汤游客。

    “温泉旅游的行业标准制定和发布,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秘书长张越向记者透露,温泉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已经制定出来,但有关部门仍在进行审核。这一标准对温泉的水质、设施、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范。

    “但这一标准只是一个旅游行业标准,并不是说标准颁布后,一批假冒伪劣的温泉企业就会被关闭。标准的主要作用还是指导、引导游客,标准中将温泉按星级划分,让游客知道哪些温泉是值得相信的,就好比让游客花了可以住五星级饭店的钱,就能住到五星级饭店,而不是一个三星级饭店。如果是掺水的假温泉,自然不能进行星级评定,久而久之,其市场份额会下降,自然会被淘汰。”张越表示。

    养生文化待挖掘

    “温泉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天花板’阶段,我们应该深挖温泉养生文化。现在温泉旅游还在消费着人口红利,温泉市场的增长依靠的是庞大的客源市场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不是依靠回头客和延伸产品。”广东商学院教授张伟强认为,温泉旅游亟须与文化相结合。

    温泉旅游与各种文化因素结合,业界并不是没有尝试。温都水城从2006年开始,就与北京卫视合作了“红楼梦中人”“龙的传人”等选秀活动,红栌温泉山庄举办的首届温泉花灯节则是将温泉与春节民俗文化相结合。但杨士禄也坦言,每个人的文化体验都不一样,令企业困惑的是,该以什么样的文化主题来与温泉相结合。

    在张越看来,将温泉旅游与文化因素相结合,先要探讨这里的文化是一个什么概念。在广东等南部省份,一些温泉度假村会推出一些类似旅游演出的节目,这是将温泉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在日本,每年都有1亿多人次的温泉客流量,温泉消费是一种生活的必需,从养生角度泡温泉已经形成了一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程序,在欧洲也是这样,这种温泉消费方式也是一种文化。

    “然而,在国内推广温泉养生作用的还比较少见,对于各个温泉的疗效、作用,业界投入、学界研究也都是不足的。在日本,什么温泉适合什么人泡,能够治疗什么病,这些研究和实践都已经比较成熟,医生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温泉疗程、有针对地泡汤治疗。而国内早期的温泉疗养院,由于经费、投入的问题,目前对养生这一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滞后。”张越表示,目前国内的温泉旅游还是以休闲娱乐文化为主,注重一种放松的体验。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也曾表示,在发展温泉旅游时,要以温泉资源为主体,创造“养”文化,而不是缩小了范围的养生文化。温泉的主体基础是健康养生,从健康养生提升,就是康体、康疗、康乐。有温泉只是有资源,有温泉度假村只是有产品,有文化才是真正的有温泉的产品,有主题才有真正的竞争力,有了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

    本报记者  鲁 娜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