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生
编者按:3月29日至4月17日,作为2011“国话之春”的重要单元,“王晓鹰导演作品展演月”在北京首都剧场和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举办,先后上演了《简·爱》、《哥本哈根》、《霸王歌行》、《深度灼伤》4部力作。这4部戏显然不是王晓鹰话剧作品的全部,却可以折射王晓鹰的文化追求和艺术风格。在和煦的春风中,借由这4部作品,王晓鹰带领观众对戏剧、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个一味行动、懒得思考的时代,王晓鹰的执着思考和执着思考后的戏剧行动,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赢得了同行的尊敬。4月16日,“王晓鹰导演作品展演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戏剧专家徐晓钟、王育生、童道明、杜高、李春喜、黄维钧、刘彦君、查明哲及部分媒体资深记者参加了座谈会。王晓鹰扎实的导演艺术成就使得他们在发表“溢美之词”时毫无顾虑——
童道明说:王晓鹰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导演。
李春喜说:王晓鹰考问灵魂、追问人生终极意义的话剧,是真正脱离了实用化和庸俗化的话剧,是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话剧。他把话剧艺术提升到了一种人生信仰的境界,引导人们用整个灵魂、用全部真诚去面对那个严酷又充满温暖的舞台。
刘彦君说:王晓鹰的导演艺术是打动人、震撼人的,在他的艺术探索和艺术尝试背后是一个有着非常高的责任感的人对人文精神的坚守。
我们要说的是:时代需要王晓鹰这样的艺术家。
王晓鹰的作品,大家都很熟悉,他取得的卓越成就,有目共睹。
王晓鹰出道于戏剧观念更新、话剧创新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挂在墙上的老B》和《魔方》,是他尚带着青涩味道的两个戏,然而已经是锐气袭人,出手不凡。而那部大胆地恢复了序幕和尾声、却出人意表地删除了罢工工人鲁大海这个人物的经典话剧《雷雨》的横空出世,更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令世人不能不刮目相看。
王晓鹰是一个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旺盛创造力,一直不疲倦地进行着多方位艺术探索,并具有着出奇高的成功率的杰出导演。新时期的这30多年以来,王晓鹰以他凝聚着心血汗水,奉献在舞台之上的几十部优秀的作品,实实在在地标示出了他对我国戏剧事业所做出的不俗贡献。
今年三四月间,国家话剧院为王晓鹰举办了个人作品展演月,集中展示了他导演的《哥本哈根》、《霸王歌行》、《简·爱》以及《深度灼伤》4部戏。通过对展演月这4部戏的观摩学习,我对王晓鹰及其导演艺术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王晓鹰在他跨越“知天命”的这个特殊年龄段的关键时刻,思想更趋深刻,手法尤显老到,他的导演艺术在既往的水平上,显然又超越和提升了一步,从而达到了他艺术生命中的一个炫人眼目的“黄金时期”,确实值得为之衷心祝贺!
较长时期以来,我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除了筚路蓝缕创立中国话剧基业的先贤,如贺孟斧、焦菊隐、黄佐临、舒强、陈颙、徐晓钟等少数前辈外,仅新时期的这30多年之间,全国范围就可以数出不下几十个成绩斐然的导演新人。可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扩大到世界范围,把标尺定在时代的高度上,着眼于未来戏剧的发展与传承,过了筛子过箩地认真思索一下,那么,在这么众多的新晋人物当中,真正可以为后世留存下自己的传世之作,可以在未来导演界成气候、成大器的,又有几何?
充其量,寥寥几个而已。
每念及于此,不免常怀杞人之忧,怅然若失。
但是,看了国家话剧院“王晓鹰作品展示月”里的4部作品后,我忽有触动。以愚意忖度,王晓鹰似乎可以在这为数不多的可以成为大导演艺术家的行列之中,占有一席之地。
这是因为,王晓鹰是个具有独立思考、明晰的创作理念、较高的文化和学养,对人类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终极关怀,具有较高思想格调和艺术品位的导演。这仅从王晓鹰对剧目选择标准的严格以及非常准确的把控之中,就可以窥出端倪。在王晓鹰导过的戏中,我尤其推崇《死亡和少女》、《萨拉姆女巫》、《哥本哈根》、《深度灼伤》这4个戏。尤其是近日推出的、令人惊悚的《深度灼伤》,更唤起了我对王晓鹰近乎崇敬的情感。
我认为仅仅从剧目选择上,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王晓鹰的高超的思想见地,以及不凡的艺术眼光。
具体到王晓鹰的导演艺术特色,最为我所钟爱和受用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戏剧情境的尖锐化。王晓鹰从不钝刀子割肉,绝不煮温吞水,而是大力强化戏剧张力,以充沛饱满的创作激情,千方百计使戏剧情境尖锐化。因此,看王晓鹰导演的戏,总是特别过瘾,特别给力。王晓鹰让观众在极致化的戏剧情境中,情感受到强烈震撼,直击你的灵魂,让你为之战栗,惊心动魄。
第二,提炼独具表现力的、王晓鹰式的舞台意象,使戏剧从一般化的生活层面凝聚、升腾,形成别具表现力的某种写意化的象征意蕴。比如,《男儿有泪》中的“岭南女”、《萨拉姆女巫》中垂吊于观众席上的“绞索丛林”、《霸王歌行》中那浓重的“血染的风采”。
第三,诗化意境和哲思的追求。这在他导演的戏里俯拾皆是,就不再举出例证了。其效果是使戏剧意味深邃、隽永,使戏剧的审美效果更加浓烈。
第四,戏剧节奏的自如运用和得体呈现,从全局把握到细部刻画,挥洒得不板不滞,浑然一体,宛如行云流水,标示出了导演的功力,已然达到十分纯熟的程度。
我对王晓鹰有所期待。
希望他不要充当整天在天上飞着飘着的“全国总导演”的角色。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长年累月地入不敷出、只卖不趸,哪怕是超人,才智、灵感也会枯竭。先例多多,值得警惕。
希望他不要企盼让自己成为无所不能、承揽一切的“全能导演”。
永葆心灵的纯真,拒绝诱惑,不要降低选择剧目的严格标准和艺术品位。
艺无止境,前路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