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强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济南儿艺”),几乎拿遍了各大国家级舞台艺术奖项,如“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他们每年在外地巡回演出400余场,收入100多万元,但受各种条件限制,在济南当地的演出却少之又少。
为了改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自2005年起,济南儿艺开始探索亲子剧的创作与演出,现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亲子剧节,排演亲子剧目20余部,拥有会员近3万名。
迈出探索第一步
2005年初,经过反复论证,济南儿艺借鉴北京、上海、青岛、武汉等地亲子剧演出经验,决定排演亲子剧《大鼻子叔叔的奇遇》。该剧于2005年“五一”期间推出,并连续演出15场。这是济南儿艺第一次演出创作亲子剧目,第一次在济南的剧场定点演出一个剧目,第一次在济南一个剧场连续演出15场儿童剧……15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收入3万元。这一成功实践,使济南儿艺坚定了拓展济南儿童剧市场的信心。
此后的3年间,济南儿艺组建了两支演出队,其中一队坚守济南市场,不断推出亲子剧目。逐渐地,济南儿艺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会员观众近6000名;同时在剧目运作、资源整合、市场推广、品牌经营以及机制创新等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为了实现“排演一台,成功一台,台台是精品”的目标,济南儿艺在每台剧目创作前,都要进行市场调查,认真研究孩子们特有的欣赏心理,将众多新鲜、流行的时尚元素融入其中,使之既能吸引低龄儿童,又不让家长们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从改编国内外名剧入手,逐渐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剧目。《三只小猪》、《白雪公主》、《三个和尚》等经典童话被一一改编并搬上舞台。
“游击队”有了根据地
济南市宝贝剧场坐落于经五路的市儿童艺术剧院院内,总投资16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可容纳300余名观众。2009年5月,宝贝剧场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济南儿艺亲子剧演出有了“根据地”。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昂贵的场租以及不专业的场地等问题,为进一步拓展济南亲子剧演出空间提供了基础。
为使宝贝剧场积聚更多的人气,济南儿艺力推会员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会员数量激增至3万名。市民王先生便是其中的会员,他说:“我女儿4岁半了,看了3遍《三只小猪》还是不过瘾。想想还是办张会员卡划算,这样买票不仅能享受折扣,还有演出提示、免费培训、积分返利、生日礼物赠送等增值服务。”
“宝贝剧场自启用以来,成功运作了《列那狐传奇》、《白雪公主》、《假话国历险记》、《我和我的影子》、《小红帽》、《三个和尚》等30余台儿童剧的100余场演出,基本保持了90%以上的上座率。有的场次如《三只小猪》、《白雪公主》等甚至一票难求。”济南儿艺院长丁小秋自豪地说。
强强联合 资源整合
作为专业艺术院团,创作、演出是济南儿艺的拿手戏,宣传推介和市场运营却是“短板”。2008年底,济南儿艺与济南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济南市国有专业艺术院团与民营演出经纪机构的首次资源整合,在降低艺术创作生产成本、儿童剧市场化运作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样,济南儿艺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品剧目的创作生产上来,世博公司则在宣传推介和市场化运作方面加大力度。他们首先着力加强与媒体合作,进行密集的宣传攻势。这使得剧场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打电话咨询票价和到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与日俱增,还吸引了泰安、淄博、东营等地的不少观众。
2010年初,世博公司投资建立山东省首家专业票务网站“济南演出票务网”,打破了国内大型演出票务商在济南的垄断地位。通过网站既能查询到详细的演出信息,又能电话订票、网上订票,受到观众普遍欢迎。
以亲子剧节带动整体创作
2009年7月17日至8月2日,“首届济南亲子剧节”成功举办。中国儿艺、北京儿艺、西安儿艺、上海木偶剧团、瑞典贝鲁工作坊等国内外8个专业艺术院团在宝贝剧场和历山剧院集中演出了《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绿野仙踪》、《小蝌蚪找妈妈》、《一个瘸腿的锡兵》等14场经典儿童剧,场场爆满,观众达1万人次。
2010年11月20日至12月12日,“第二届济南亲子剧节”依旧取得成功。《美人鱼》、《老虎断案》、《丑小鸭》、《猫和老鼠》等16场精彩纷呈的儿童剧使亲子剧节影响力日渐提升。
两届亲子剧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各艺术院团的交流合作,更推动了济南市儿童剧整体创作水平的提高。
对于2011年,丁小秋表示:“今年,济南儿艺除打造精品剧目,备战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还将不断拓展演出市场,实现宝贝剧场周周有演出。今年7月至8月将举办第三届济南亲子剧节,邀请更多国内外优秀儿童艺术院团来济南演出。我们还计划承办国际青少年戏剧阿西特基亚洲会议、中国儿童戏剧研讨会,以展示济南儿童戏剧事业发展水平,为提升济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