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中国改革开放的“声音记忆”
中国网络股美国遇冷凸显诚信问题
专家研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富春山居图》高仿真画作各地巡展
河南曲剧名家献艺专场演出
湖南举办158场非遗活动
广东展演30余项非遗精品
太原推晋剧专场展非遗魅力
学习杨善洲 做一名好党员、好干部
文化部隆重举办“歌颂祖国
歌唱党”主题歌咏比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6-1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春天的故事》到《走进新时代》:
中国改革开放的“声音记忆”

    新华社记者  胡龙江  王  攀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歌曲,就像一面旗帜引导当时的人们,触动后来的人们。《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就是这样的歌。这两首歌唱响大江南北,如甘甜的泉水流进每个中国人的心田,如劲爽的清风拂动国人梦想富足、幸福生活的心弦。

    两首歌曲的词作者都是著名词作家蒋开儒。记者日前走访了这位76岁却仍然笔耕不辍的老人。在他的讲述中,一个时代的声音记忆奔涌而出。

    一个时代的“感念”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蒋开儒说,无论是《春天的故事》还是《走进新时代》,都是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潮流中,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最为强烈的情感呼喊。

    《春天的故事》诞生于改革浪潮即将在祖国大地风起云涌之时。1992年的春天,56岁的蒋开儒带着2000元钱只身南下深圳。此前,蒋开儒已在东北工作了34年,早已习惯了白山黑水以及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

    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圳因率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所产生的巨变,使他震惊了。蒋开儒的内心涌动着一股冲动和难以言表的喜悦。他觉得,这个春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像深圳一样的变化肯定会很快延伸至全国。

    1992年12月16日,他一口气写出了《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春雷”就是解放思想,“春风”就是改革开放的风,“春雨”则滋润了干旱的大地。蒋开儒说,遣词造句之中,自己“特别有感觉、特别有激情”。很快,这首《春天的故事》便传遍大江南北。

    《走进新时代》诞生于党的十五大前夕,也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之际。从1992年到1997年,蒋开儒刚到深圳时目睹的巨变,果然覆盖了中国大地。同1979年相比,中国的GDP总值增长了近20倍,人均GDP也翻了好几番。蒋开儒说,他和当时的其他普通百姓一样,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强盛。

    强烈的情感大潮,需要一个闸口释放。1997年5月,党的十五大报告给了蒋开儒创作的灵感。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听到这句话,我就觉得我们的改革开放会继续下去,春天的故事会继续讲下去。中国人以前是穷怕了,党带领着我们搞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后,我们就特别担心会不会又变回去。这下好了,不会变了。”蒋开儒说。

    那个晚上,他一鼓作气,完成了《走进新时代》的歌词创作,又为世人奉上了一首经典之作。

    几近“夭折”的坎坷经历

    蒋开儒透露,这两首歌都来得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前者,词曲创作历时近两年,还几近“夭折”。

    “《春天的故事》歌词完成后就交给了作曲家王佑贵。他说,你这首歌词诗不像诗、词不像词,像说话,没法作曲。”但是,这是蒋开儒内心最真实、直接的表达,他怎么舍得删改?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

    据王佑贵介绍,直到有一天,他拿着这首歌词,躺在被窝里面用湖南话念,很快就感觉旋律出来了。他赶紧把一摞白纸铺在被子上,把这个曲子写出来了。

    大功告成,于是在1994年深圳市委举办的青春歌曲大赛上,王佑贵就推选了这首歌参赛。可惜的是,它落选了。

    “当时的评委说,《春天的故事》歌词太大白话了,不像歌。”蒋开儒说。后来,他们找到了时任深圳市青联委员的叶旭全。他一听这歌就觉得是难得的好作品,于是费尽周折争取到了参赛资格。这一赛,让《春天的故事》成为经典。

    《走进新时代》原本是蒋开儒为迎接香港回归所作的10首组歌中的一首。他写完了9首歌曲后,总觉得还缺点什么。那时正值十五大召开前夕,蒋开儒心中坚定了一个念头,这最后一首歌,一定要写给党,写给祖国。苦于找不到灵感,蒋开儒迟迟下不了笔。直到有一天听了党的十五大报告,灵感爆发。

    这首歌一开始叫《中国有幸》。后来,深圳市委征集了这首歌向十五大献礼,又经过反复修改,更名为《走进新时代》。

    在心田里流淌着“感激”

    深圳市中心的荔枝公园里,常常有群众自发聚集合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是他们最喜爱的歌曲。现年45岁的深圳市龙岗区一家企业的职工谭发强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两首歌的时候,“那种感觉真是振奋人心”。

    事实上,对于无数生活和工作在深圳、广东的人而言,这两首歌曲格外让人刻骨铭心。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来到广东创业、现在经营一家电子企业的刘枫军说,自己就是听着《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成长的;每当听到这两首歌曲,心中总会涌动一种感激与感动。

    “眼见深圳从默默无闻的南海边陲渔村迅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大城市,很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有很多人从深圳回流到全国各地。我想,在他们的心里,应该都和我一样会常常回响起这些熟悉的旋律。”刘枫军说。

    深圳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胡滨认为,一首歌能不能成为“经典”必须由时代来检验,由人民来选择。《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做到了。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不论是深圳还是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走进新时代’,为‘春天的故事’续写更为动人的乐章。”他说。

    (新华社深圳6月14日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