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子雷)为配合正在国图古籍馆举办的“册府琳琅 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文化部、国家图书馆于6月1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周和平表示,国家图书馆将发挥文献典籍、传播平台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自身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在典籍整理方面,国家图书馆正在策划设立典籍博物馆,对众多珍贵典籍进行分门别类,向社会公众展示。另外,在推动海外古籍回归中,国图将特别加强对非遗典籍和实物进行收藏、整理。
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非遗保护的重点工作是关注活态传承,对相关古籍文献的关注度还不够。此次国家图书馆专门把部分馆藏典籍进行展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根据前不久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要承担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职能。
与会专家认为,重视文献保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延伸。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活态地传承技艺,一方面也必须靠文献记载。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主持会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家图书馆相关部门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古籍专家及部分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等40多人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