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化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拍卖无极限
第七届中韩著作权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化“走出去”:细微处见功夫
送你一个长安 乐坛一抹新绿




 中国文化报 >  2011-06-16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送你一个长安 乐坛一抹新绿
“新长安风”音乐引起关注

    本报记者  蔡  萌

    《祓禊谣》、《送你一个长安》、《爷们儿》、《巧智慧心》、《和风东来》……2011西安世园会系列歌曲一经推出,就被广为传唱,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之为乐坛“世园风”“新长安风”;据统计《送你一个长安》、《爷们儿》成为时下西安热度最高的两首歌曲。日前,多位国内音乐界的专家学者们齐聚西安,共同探讨“新长安风”这一音乐现象。专家认为,“新长安风”给国内音乐界带来了积极的启示,音乐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不拘泥于传统,在继承和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探索值得肯定。

    古风与时尚相对接

    “第一次听《送你一个长安》时,感觉如看一本历史书被一页页地翻过。”著名作曲家奚其明说,“西安是一个古都,凝聚了中国根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这首歌之所以能得到广泛地传唱,不仅仅因为它是世园会主题歌,最重要的是这座城市的气息,能巧妙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

    文化学者肖云儒认为:“新长安风”是古与今的完美对接,他认为,现代人的视觉音乐和审美解读历史就是一种新,用两种方式对接古与今——比如《送你一个长安》就是用一种线性的延展去把历史和现代联系在一起;《祓禊谣》把古代先民们的古风和现代人对绿色的追求直接对接,来体现中国人生观和高层次的追求。

    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主席、著名作曲家、词作家王付林也认为,西安世园会歌曲格调淡雅,流露着混搭和跨界风格的融合变化,旋律追求大众传唱感。“‘新长安风’吸引了很多音乐学者的关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未来,还希望加入更多的个性元素,融入现代词风,使其既不失掉古典文采,又有现代语境语意。”王付林说。

    借世园平台传递中国声音

    谈起《祓禊谣》、《爷们儿》的词作者王军说:“为《祓禊谣》作词时,我便想到发源于世园会现址——灞水之畔的古老祓禊仪式,仪式中沐浴、踏青、求偶等内容有着深厚的文化含量,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倡导天人合一、对和谐社会的追求。《祓禊谣》里就展现了长安人愉悦的生活场景,这也与世园会的主题——“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契合。希望歌曲能借世园会的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国人追求和平、崇尚自然和谐。”。

    著名作曲家王世光认为,世园会是一个好的契机,让歌曲从创作和传播上能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要将绿色环保的观念深深植入每个人的心中,作为音乐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著名指挥家、青岛音乐学院院长卞祖善则坦言:“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歌曲是一种空灵和安静的音乐语言,可以把人对生命的呵护,非常自信的娓娓道来。希望雅俗共赏的‘新长安风’派歌曲能够不断发展音乐中健康向上、典雅唯美的元素,不断扩大影响力。”

    启迪主题化音乐创作

    “我注意到,西安世园会歌曲在很短时间掀起了学唱狂潮,老百姓传唱度非常高。老百姓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一下就接受了?他们不是专业人士,很可能觉得到位了,舒服了,就爱听,就爱学。”著名作曲家、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陆在易对记者说。他认为,这次西安世园会系列歌曲做到了历史感与时尚化的结合、大气和委婉的结合、长歌词和短结构的结合,此“三结合”使世园会主题歌曲朗朗上口,因而能够在群众中有着极高的传唱度。

    谈及“新长安风”的未来发展,著名作曲家、世园会音乐总监甘霖说:“要在通俗时尚的基础上表现清新、典雅、健康、向上和唯美,未来这类音乐作品肯定会不断壮大,不断吸收别的作品中的精华,还将会有更多的听觉盛宴呈现给大家。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认为,音乐风格会带动众多音乐人对中国根源文化、民族文化的发掘,让更多人重新找寻那种由旋律带来的内心深处的激情。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表示:“新长安风是一种文化上的延续,是在传统的东西上面进行创新,这也是一种文化驱动,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音乐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未来大家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