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孟京辉全球演出季不容小觑
沈铁梅夺梅花大奖后记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采取实名制投票
红色经典舞蹈专场上演
即墨柳腔优秀剧目展演周落幕
用生命捍卫信仰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6-2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生命捍卫信仰
——评大型话剧《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剧照

    郭冰茹

    在话剧《共产党宣言》的演出现场,观众们时常情不自禁地用掌声回应舞台上慷慨激昂的对白;也时常眼含泪水,让心潮随着情节的迂回辗转而跌宕起伏。这出话剧以一个共产党员对党最饱满的激情、一个母亲对孩子最浓烈的亲情,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个观众。

    大型话剧《共产党宣言》是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为党的九十华诞奉献的一部力作,讲述了一个共产党员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理想和信仰、一个母亲以自己的信仰为儿子诠释生命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共产党员林雨霏被进步青年邝梅所救,意外地与前夫邝兆年和亲生儿子邝为相遇,戏剧的矛盾冲突由此展开。邝兆年是个成功商人,兢兢业业地经营着祖上留下的丝绸生意,希望实现自己以实业救国的理想;邝为是个正直的军人,秉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希望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实现自己革命救国的理想。然而以警察局谍捕处处长沈卓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阴险、自私、虚伪、贪婪,将父子俩的救国理想击得粉碎,他们最终在共产党员林雨霏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一切已经毁灭,一切将重新开始”,第五幕结束时的这句台词预示着父子俩受到林雨霏英魂的感召,最终走上了真正的救国之路。

    话剧《共产党宣言》的情节在两个封闭的空间中交替渐次展开。一个是邝家华丽的客厅,殷实的物质生活并没有给邝家带来幸福感。贵重的家具、精美的瓷器在某种程度上衬托出的却是精神上的匮乏,或许正因如此,邝家的一双儿女才甘愿放弃所有,追求进步,而这座老宅也最终带着邝兆年的悲痛和愤怒化为灰烬;另一个是国民党卫戍司令部稽查处的审讯室,邝为供职于此,林雨霏羁押于此。在审讯的过程中,两人的角色关系不断地在军官与囚犯、国民党员与共产党员、儿子与母亲、进步青年与革命引路人之间转换,最终阴森的牢房被共产党员的信仰之光所照亮,冰冷的铁门被母亲的眷眷之情所温暖。林雨霏的一本《共产党宣言》和封面上的题字“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成为全剧的文眼,引导主题不断深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是林雨霏献身革命的精神支柱。

    话剧《共产党宣言》取材于历史,同时也观照现实,剧作借助林雨霏的感人形象向世人宣告:“一个人没有信仰,即使拥有一切也会心中空虚;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就会是一盘散沙……”从而唤起现时的共产党员和象征国家未来的青年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执着坚守。借助林雨霏传给儿子的祖训“为官清正,为人磊落”,为当下的党员干部,为正在和即将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青年人明确立身行事、为官为人的准则。

    此外,整出戏在舞台设计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不光使用传统的舞台道具营造出一个立体逼真的演出空间,而且借助多媒体影像来表达敌人的残暴、共产党人的坚强,伟大的理想及美好的未来等抽象概念,给观众以视觉的冲击,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将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与政治说教联系起来,仿佛主旋律的故事便是些情节固定,时时以标语口号强化主题,以斗争胜利作为毫无悬念的最终结局的老生常谈;主旋律的人物便是些脑袋里只有主义,没有感情,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然而,话剧《共产党宣言》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人物形象塑造上,都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主旋律作品感人肺腑、促人奋进的艺术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