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台湾个人游报名火爆
伊朗:追溯古老时光的文化之旅
首届知青文化旅游节在南戴河举办
二连浩特亮出三张特色旅游牌
秦皇岛创“世界最大帐篷拼图”
滨海休闲:爱上夏日的那一片海




 中国文化报 >  2011-06-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海休闲:爱上夏日的那一片海

    烟台山

    本报记者  鲁  娜

    随着天气转热以及高考生放假,滨海城市成为了近期出行的热门。来自淘宝旅行平台、去哪儿网、携程网等信息显示,未来一周内滨海旅游城市的热度仍将再次升温,较为热门的大连、青岛、宁波、秦皇岛等地,成了咨询和搜索的热点。你会钟情哪一片海呢?

    6月11日至18日,作为“2011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批“寻找最美丽的休闲城市全国记者采风行”走访了山东半岛的三大滨海城市青岛、烟台、文登及河北秦皇岛。“2011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由世界休闲组织、国家旅游局特别支持,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网易旅游、去哪儿网、中国旅游休闲网联合主办。记者实地采风发现,虽然本次到访的均为长江以北的入选海滨城市,但即使是同处于山东半岛的这3座城市,在滨海休闲旅游产业的定位也各不相同,部分城市的旅游发展与人们先前心中的印象并不一致。

    大众休闲: 尽情享受啤酒、沙滩

    虽然进入夏季,但记者此次到访的4座城市并不炎热,因为受到海洋的温差调节作用,平均气温均在20度左右。同三亚等南方海滨城市的旅游旺季一般在冬季不同,这些旅游城市的旺季均在夏秋季。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2010年青岛接待旅游人数达到4800万人次。青岛市副市长秦敏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说,青岛已经形成了3个主打的大众节庆活动: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海洋节和青岛国际帆船周。其中,每年啤酒节举办期间,都会吸引300多万游客前往饮酒狂欢。今夏已经走到了第21个年头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于8月13日至28日在青岛国际啤酒城举办,届时,市民和游客可以一享世界各地的美味啤酒。

    不同于青岛的声名在外,早年以苹果闻名国内的烟台,虽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还仍养在深闺人未识。烟台市旅游局局长尹国文告诉记者,在我国众多的沿海城市中,烟台市与海口市、台湾基隆市为仅有的3个北向面海的城市,不同于其他海滨城市潮湿、容易起平流雾,夏季的烟台,凉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候清新凉爽而不潮湿,非常适宜休闲度假。

    秦皇岛市旅游局局长王强认为,海滨城市有很多,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点。秦皇岛市副市长李秦生告诉记者:“只有在秦皇岛,才有大海与长城的浪漫对话。”由于近年来加大了在远东、特别是在俄罗斯的旅游营销,秦皇岛的山海关等景区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也增加了国外游客心中这座东方城市的度假魅力。秦皇岛的海外营销在今年继续发力,截至目前,今年从俄罗斯至秦皇岛的旅游包机已经达到46班,前来度假的俄罗斯游客在当地一般至少停留半个月时间,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高端度假: 享受邮轮、高尔夫

    海滨不仅仅是大众休闲的胜地。在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上,烟台的张裕卡斯特酒庄背依浩瀚大海,与金沙滩相伴,上千亩葡萄园里种植了180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品种。位于烟台龙口的南山国际高尔夫球会辖279洞高尔夫球场,今后两年的中国高尔夫球大师赛都将在这里举办。

    青岛也非常重视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在正着力从传统观光旅游向度假休闲进行转变——“青岛要逐步向高端旅游发展,吸引商务人群,提升休闲度假旅游。”秦敏表示,青岛虽然已有多家星级酒店,目前还没有一家已经开业的度假型酒店,大部分均是商务酒店。目前市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一批五星级度假酒店。

    而作为高端旅游的重要方面,青岛也有意发展邮轮旅游。目前,青岛的奥帆中心已经可供停靠邮轮,每一年都有十几艘的邮轮在青岛停靠。“我们希望今后有游客想坐邮轮去旅游,能够把青岛作为一个出发地,而不是上海或三亚。青岛在前往韩国、日本的航线上,有自己的地理优势。”秦敏表示,青岛建邮轮母港,不追求大,会根据邮轮的实际停靠频率和个数来决定。

    文化旅游: 逛劈柴院、游烟台山

    除了去看海,游客在海滨城市还能游什么?记者了解到,青岛虽然只有120年的建置历史,但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伴随着青岛的开埠历史逐步累积起了丰富的开埠文化。青岛市市南区旅游局局长张馨告诉记者,从德占时期的栈桥、胶澳总督府旧址等第一批西方建筑,到民国时期的八大关别墅群,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已经成为游客到青岛的必游之地。

    “一二一,爸爸领我上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2010年青岛市十佳导游吴晓菲告诉记者,这句青岛民谣里的“街里”,指的就是市南区的中山路、劈柴院一带。街里曾经商家云集,一到休息日,市民就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逛街买东西,人气非常旺,商铺也越聚越多,成为了当时青岛的经济商贸中心。历经沧桑的老街里,是青岛市井文化的发源地,也是青岛百年历史最为直接的见证者。但随着城市重心的东移,老街里也逐渐萧条下来。

    “从德占初期至40年代末,劈柴院的特色小吃已经形成了规模。锅贴、炉包、混沌和豆腐脑最为有名。”据张馨介绍,为了重现劈柴院昔日的繁华,劈柴院改造工程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修旧如旧”的原则。改造完成的劈柴院已于2009年4月10日正式开街纳客,不仅成为新青岛文化游的必游之地,也受到了当地市民的追捧。老街里在劈柴院的人气带动下,渐渐打出了名气。

    比青岛开埠时间更早的烟台,其开埠文化也十分丰富。烟台的得名之地烟台山,在1861年烟台开埠后,英、美、法、日、俄等十几个国家相继在山上建造领事馆、教堂和邮局,由于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游客在这座三面环海的山上,可领略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百余年的开埠文化。被誉为人间仙境的烟台蓬莱阁景区,地处黄、渤海交界处,在蓬莱阁上吹着海风、登高远望,期许着一次美丽的海市蜃楼的想法,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消暑度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