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纪事/副刊
  标题导航
关于表彰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决定
努力培养德艺双馨人才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名单
弘扬德艺双馨精神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文化报 >  2011-06-2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培养德艺双馨人才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赵  实

    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活动是我国文学艺术界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兴文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团结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进一步弘扬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造就一支宏大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队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艺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艺工作者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者、传播者,担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神圣职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造就一支宏大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饱满的创作激情、艰辛的创造劳动、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讴歌党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德艺双馨评选表彰活动,是党领导的文联组织加强文艺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表彰的54名文艺工作者来自中国文联36个团体会员,其中包括19个省级团体会员,涵盖了12个艺术门类的文艺工作者。通过评选表彰活动,一定能够进一步弘扬德艺双馨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坚持服务人民,推进文艺创新,争做德艺双馨的典范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德艺双馨,是党和人民对艺术家的艺术品格和社会贡献的最高评价,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

    一是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用以指导文艺创作。要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才华和智慧,不断提升思想文化修养、艺术品格、美学水平和社会认知能力。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境界、深厚的艺术功力,才能攀登上艺术的高峰。

    二是要服务人民、报效祖国。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存在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之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要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把人民群众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要在文艺界不断创新文化惠民乐民活动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为人民献艺、为人民抒情,千方百计地把最新、最美、最优秀的艺术作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基层群众中去。

    三是要肩负责任,勇于担当。文艺是审美活动,更是精神生产,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典型形象能够感召社会、激励人心、振奋精神、引领风尚。在传播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为此,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和重要的社会责任。要自觉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艺创作,引领文艺思潮。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努力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不断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良好的文明道德风尚。要大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始终坚守住思想政治的底线、道德价值的底线和重大历史真实的底线,努力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佳作。

    四是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一定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原创能力,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中、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不断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要树立高远的艺术理想,潜心创作、精益求精。要深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发扬艺术民主,尊重艺术创造,不断繁荣文艺理论评论,不断推出新人新作。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文艺工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五是要树立形象,追求崇高。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都是社会公众人物,更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把追求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精神作为立身之本、创作之本。要大力倡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淡泊名利、不骄不躁,正派做人、踏实从艺,热心公益、甘于奉献,努力做德艺双馨的典范和榜样,努力成为爱国为民、守法敬业、真诚友善、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

    三、把握规律,完善措施,切实推进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深化认识。文艺人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举荐人才、凝聚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人才、推动用好用活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加强党和政府与文艺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文艺工作者服务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努力探索建立与文化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对文艺工作者政治上信任、创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二要把握规律。要把研究新时期文艺人才成长规律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了解不同艺术门类、不同所有制体制、不同年龄层次文艺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盼,深刻分析文艺工作者思想和工作的新动向,准确反映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国家科学制定人才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要加强规划。文联组织要配合党和政府,制定好文艺人才发展规划。要积极参与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和文化名家工程的推荐选拔,积极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加大培养力度,为文艺工作者培训学习、采风创作、学术交流提供必要条件。要积极宣传推介优秀的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切实维护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加快制定出台《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

    四是要提升能力。要把党和政府之所急、人民群众之所需、文艺工作者之所求、文联组织之所能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使文联组织真正成为促进文艺繁荣的重要力量,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培养文艺名家和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团结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和谐之家。

    (摘自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在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总结讲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