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采风/副刊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百名将军百名部长
百名画家书画展开幕
小戏小品专场献礼演出亮相北京
“花儿”保护论坛在兰州举办
北京各大博物馆推出系列展览
湖南启动优秀剧目新创剧目展演
真情,源于对党和国家深沉的爱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6-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文化部组织艺术家赴四川地震灾区考察侧记

    本报记者  黄小驹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马梅把自己在中山、珠海的两场音乐会变成了赈灾义演,总共筹到264万元,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钱捐出去后,我有时会想:不知道这些钱是不是能落实到位。这次来四川考察,看到灾区恢复重建得这么好,我的心踏实了。”马梅说。

    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6月19日至21日,文化部组织9个中直院团和5个艺术院校的14位艺术家,在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的带领下,前往四川地震灾区考察当地的恢复重建情况。“我们这次考察,一是要学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学习灾区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二是要深入了解灾区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为今后的创作积累素材。”董伟说。

    映秀镇: 从悲壮走向豪迈

    映秀镇是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艺术家们一下飞机,就直接到映秀考察。这里早已没有地震时满目疮痍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拔地而起的民居,在青青垂柳和大红灯笼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艺术家们参观的中滩堡村在地震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全村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震后,映秀镇把中滩堡村民房建设项目纳入防震减灾示范区进行统规重建,规划用地面积37524平方米,安置户数348户。如今,中滩堡村的村民已经住进了名为“莞城居”的新区。这是广东省东莞市援建映秀镇的项目,建筑风格为川西风格和羌寨风格,能抗8级地震。

    “在映秀镇,几乎家家都挂着国旗,这是老百姓一种由衷的表达。我还留意到街上的一条标语‘从悲壮走向豪迈’,这说明灾区人民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了。”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演员陈希说:“看着灾区矗立起的一幢幢高楼、一个个家园,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力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说:“当地人用‘地震20秒,跨越50年’形容重建给灾区带来的变化,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

    漩口中学是阿坝州的一所重点中学,原在汶川县漩口镇,因修建紫坪铺水库搬迁至映秀镇。汶川特大地震造成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27名学生、2名教师严重受伤。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漩口中学震后4天就在成都三所大学里复课。2008年7月,全校师生迁移至山西省长治市过渡,并于今年3月返回用特殊党费重建的映秀七一中学上课。如今,漩口中学原址已经成为地震遗址,供人们参观和凭吊。遗址前的纪念碑被设计成破碎的时钟,指针固定在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倒塌的校舍上,一面国旗高高矗立。艺术家们在纪念碑前肃立默哀,并献上鲜花。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陈小朵是考察团里年纪最小的,之前已去过灾区两次。她说:“读书的时候,学生守则里的第一条都是爱祖国、爱人民,但只有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你才会真切感受到这一点。”

    水磨镇:科学重建促进可持续发展

    禅寿老街、春风阁、羌城……在汶川县水磨镇,艺术家们行走在黄墙青瓦、雕廊飞檐之间,感受着无处不在的藏羌文化和民族风情,几乎忘了这是一个曾遭地震重创的小镇。据汶川县文体局负责人介绍,水磨镇位于汶川县南部,毗邻都江堰,是藏、羌、汉多民族聚居地和文化交融区,也是阿坝州的高载能工业重镇。特大地震使水磨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1.5万人受灾,居民房屋大面积损毁,全镇损失高达58亿元。

    震后,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帮助下,水磨镇以“重生态、精农业、兴教育、强三产、构和谐”为工作思路,精心打造“人居共山水一色,经济与文化齐飞”的文化古镇,重建了“禅寿老街、寿溪湖、羌城”三大区,2010年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中央音乐学院原作曲系主任唐建平说:“经历了那么大的灾难,这里的人如今又绽开了笑颜。这说明,生命并不会因遭遇灾难就一蹶不振,它恰恰是在无数次灾难的历练中走到今天的。” 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教授王玫和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王宁都认为,对口援建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决策,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不仅解决了灾区的燃眉之急,而且有助于灾区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磨镇,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还有一个特别安排,那就是与他在灾区认下的“干儿子”何仁兴见面。2008年,在执导抗震救灾话剧《坚守》时,王晓鹰从都江堰向峨中学的废墟中带回了一幅画,上面画着几只在歌唱的小鸟,署名“何仁兴”。后来,王晓鹰得知这个小男孩依然活着,立刻与他的家人取得了联系,邀请何仁兴到国家大剧院观看《坚守》,并承诺负担他的全部学费。“之前,我已经到他家去过两次。因为兴兴读初一了,这次我又给他带了一些书和文具。”王晓鹰说。(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