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广大基层群众为主体的系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全国庆祝活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千余场由文化部组织的“大地情深”全国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品牌活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成为这次庆祝活动中的亮点。在工厂、矿山、社区、街道、机关、学校、部队、乡村,人们通过群众歌咏、展示展览、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真挚的情感、昂扬的精神表达对党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在今年初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对组织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文化活动进行了工作部署,要求“着力营造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浓厚氛围”。根据文化部党组要求,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城乡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的通知》,要求以举办基层群众文化庆祝活动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把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切实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确保活动导向正确、健康开展。
在文化部的统一部署下,“大地情深”全国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全面开展。各地文化部门高度重视,重点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广泛性的群众活动;各地采用展览、讲座、文艺演出、广场活动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了符合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庆祝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组织和阵地作用,举办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展示了广大群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人民服务 为党旗增辉
——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群文工作者剪影
本报记者 李晓林
赵双是河北省邯郸市群艺馆文艺部主任,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邯郸市举办了10场“红歌汇”大型活动,都是由他担任导演。
众所周知,群文活动的导演除了对节目的编创以及舞美等进行整体把握外,更多的还是“总管”。别人劝他说:“赵老师,做好你的导演,编导好你的节目,其他的管那么多干嘛?”而赵双总是说:“干啥事一定要认真,要对得起良心啊!”他始终坚信,只有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确保整个活动圆满成功。于是,人们常常会看到,一大早,赵双就会在广场上认真地摆放小椅子;活动开始后,他又跑上跑下地指挥;演出结束,他又是抬音响,又是搬道具,嘴里还不断地说:“大家辛苦了!”其实,大家伙儿都知道,最辛苦的是他,每次大型活动最后一个离开场地的也是他。
在今年的全国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中,像赵双这样的基层群文工作者、共产党员可以说不胜枚举,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为使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文化活动更加精彩,广西北流市文化馆从年初开始,就按照计划进行有序的组织、辅导工作。全馆专业人员分工协作,每天分成3组,从早上7点多就开始投入工作,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街道、工厂、农村、学校、企业、军营、公园、广场……到处都可以看到文化馆业务人员忙碌的身影。
谷秀梅是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的馆长。今年适逢建党90周年,全市各界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从4月份起,谷秀梅就开始了四处奔波、没有节假日的生活:市县的消防大队、武警部队打来电话找她编排节目;阜新镇、建设镇要组织一台庆“七一”文艺演出;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地税局、林业局等着她去指导大合唱;旧庙、大五家子、卧凤沟等乡镇想让她辅导健身秧歌;最后,县里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晚会的重任又落在了文化馆的肩上。有时,她白天要跑五六个地方辅导,顾不上吃饭休息,晚上又要去广场组织开展活动,一天下来,即使年轻力壮的人也会感到疲惫不堪。但谷秀梅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在辅导培训的最前线,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动、带动着群众;而作为一名老党员,她也用她辛勤的耕耘、无私的奉献,谱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之歌。
35岁的季妍参加工作前就已是一名党员,现在是宁夏银川市文化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多年来,季妍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做好文化服务工作。2011年,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她带领全馆人员组织了近万人参加的“继承优良传统,争做时代先锋”红歌演唱会;组织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文艺演出近百场;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广场红歌大家唱培训班100班次,培训人员10万人次;开展“红歌飘塞上”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社区、进村镇等活动,将红歌音符洒遍回乡大地。她和她的团队积极探索着文化服务的新途径,为提升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郑利民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文化站站长,也是沟溪乡余东村农民画创作协会会长。从正月开始,在带领、组织余东村农民画协会成员积极参与集体创作的同时,自己也精心构思,用丹青歌颂建党伟业。他多次组织协会骨干成员赴革命纪念地创作写生,每月开展创作交流,并定期组织协会的农民培训等系列工作。在近半年时间里,他在余东村农民艺校先后举办庆祝建党90周年美术创作培训9期,参与培训创作的当地农民达260多人次。他不但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同时还提供了价值几千元的笔墨纸砚。2011年5月20日,“庆祝建党90周年余东农民画专题创作展”在衢州学院艺术厅展出;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美协联合举办的庆祝建党90周年全省美术作品大展评选中,余东村共有3幅农民画新作入选,其中也有他的作品。
作为一名从事文化工作的老党员,如何利用文化这一载体在广大群众中树立党的光辉形象,一直是新疆昌吉州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何玲心头的一桩大事。2011年,何玲带领文化馆业务干部出版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唱响红歌歌曲集》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昌吉印象》音乐光碟,并向市民免费发放。为了尽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何玲怀着一颗赤诚的心,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合唱歌曲《天地这么说》:“天这么说,地这么说,阿大阿妈也这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山,哪有河,没有党的好政策,哪有今天的好生活!”
为什么他们的歌声饱含深情
——从庆祝建党90周年群众文化活动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周 玮
在举国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各地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上千项品牌活动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党的生日的衷心祝福。遍及城乡的红火的群众文化活动背后,是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建设步伐的可喜局面。
发挥群众文化品牌示范作用
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体现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文化部以“大地情深”为品牌,对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作了全面部署。
“以举办基层群众文化庆祝活动为契机,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把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人介绍,这次系列活动采用展览、讲座、文艺演出、广场活动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充分发挥组织和阵地作用,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展示广大群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导向示范作用,文化部牵头组织“圣地赞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群众合唱汇演活动、“党的足迹”——第十八届京华之声合唱音乐会等活动,还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优秀少儿歌曲征集推广”“群星讲堂”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也纳入到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中。品牌活动的示范带动效应十分显著,在这些活动的引领下,成千上万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自发或有组织地开展起来,成功营造了庆祝活动的浓郁文化氛围。
群众歌咏活动成最大亮点
展览展示、群众歌咏、文艺演出、讲座等是这次全国基层群众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的方式,这也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方式。
安徽省的系列活动分为“文艺演出”“展览展示”和“赞颂讲读”三大类,其中文艺演出组织了全省文艺力量,利用流动舞台车和文艺小分队奔赴基层乡镇和村、社区;云南省将组织“七月盛典”系列活动,已举办“日出东方”大型诗歌朗诵比赛、“颂歌献给党”新歌征集活动、“浓墨重彩颂党恩”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等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了“全区青少年键盘音乐大赛”红色经典作品演奏活动、全区离退休干部纪念建党90周年艺术节等活动。
以群众歌咏的形式庆祝党的生日,是这次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的最大亮点。在雄壮的红歌声中,广大群众唱出热爱,唱出感激,唱出豪迈。陕西省组织了以“唱红歌、唱赞歌、唱家乡歌,颂延安、颂改革开放、颂美好生活”为内容的“三唱三颂”大型群众歌会,以陕西民歌唱出老区人民对党特有的感情。上海市从4月启动了第七届“阳光·大地”全市党团员优秀歌曲展演活动,经过初选、终评,共有28支合唱、26支表演唱、32支独唱参加了日前在上海新舞台举行的展演,同时决出了各奖项。山东省5月至8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颂歌献给党——全省群众合唱比赛”活动,并于6月下旬在济南泉城广场举行《颂歌献给党》大型广场文艺晚会。
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地展开。湖南省组织近年来全省优秀群文作品进行专场文艺演出,一批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也进社区放映;辽宁省组织了“党旗颂”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广场群众红诗红歌展示活动、“大地飞花”城乡群众文化节目展示活动等。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力提升
能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组织起如此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负责人认为主要归结于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长期积累和蓬勃发展,归结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建设。如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群众歌咏活动,定期举办中国老年合唱节、中国少儿合唱节等示范性活动,以及通过不断丰富“群星奖”评选内容促进我国群众文艺水平提高,使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一种常态的工作机制和文化形态。
在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作为以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为基本职能的广大公共文化机构,在这次系列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真正的主力军作用。
据介绍,各地公共文化机构尤其是群艺馆、文化馆和文化站,早在2010年底,就开始了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从今年初开始,一系列群众文艺演出开始投向各地农村和社区,成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如河北省组织了“万场群众演出热河北”活动,从5月初至7月中旬,每个市区演出将不少于300场,每个县(市)演出不少于100场,参加人员涵盖各行各业。陕西省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策划编排了“红色记忆·西安市群文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舞剧荟萃”,于6月29日起上演,这也是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后,西安市首次由非专业团体排演的专业舞剧演出。
有专家认为,这次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全国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对提升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群文活动红火的背后
范 姜
连日来,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其中,既有专业文艺院团深入基层、革命老区的多场慰问演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表演,更多的则是广大基层群众自发组织和积极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在工厂、矿山、社区、街道、机关、学校、部队和乡村,人们通过群众歌咏、展示展览、文艺演出、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真挚的情感、昂扬的精神表达对党的热爱。
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我国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让文化艺术活跃、美化生活,让文化艺术根植于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成为舞台的主角,这是广大群众的真切愿望,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目标之一。随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基础,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明显增强,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在为数众多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全国各地的各级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纷纷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组织作用和阵地作用,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热忱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指导和创作出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与此同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还通过设立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奖项、组织各种文化艺术节庆,直接引导和带动了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
文化建设的根基在基层,文化的源泉和生命力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中。不少来自基层的文艺创作,清新自然,朴实和谐,妙趣横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说明,艺术创作者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能挖掘到丰厚的素材,创作出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
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各地文化部门的共识。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广大农村的文化设施、文化环境都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展,群众文化的开展逐渐有了丰厚的土壤。在广大村镇,还活跃着不少小剧团、戏班子。这些剧团行动灵活、收费低廉。往往一辆卡车就能装满全部家当,田间地头都能搭台演出,一天能演上好几场。而且,这些小剧团多演出当地群众喜爱和熟悉的剧目,还经常取材于现实生活,自编自演来自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成为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成为近年来文化建设的亮点之一,不少具有先进水平的剧院、图书馆成了城市的新地标建筑。在硬件水平提升的同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成为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广场群众文化近年来也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活动形式之一,众多的城市广场上,周末、节假日经常可以看到不同门类的文艺演出,不仅有群众自发创作、自发组织的演出,也有不少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的专业院团表演的优秀作品。许多音乐厅、剧院还专门开设惠民专场,降低文化消费门槛,使更多观众欣赏到了高水平的演出。一些专业艺术团体纷纷向公众开放,定期免费为群众讲解文化艺术知识,将艺术培训向普通群众延伸。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书法、歌唱、戏曲、绘画、舞蹈、曲艺,这些共同的爱好把不同年龄的人们凝聚到一起,让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文化陶冶情操,艺术增添趣味,交流促进情感,让健康文明的文化艺术更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愿群众文化活动之花开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