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公共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3版
特别报道

第4版
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好书速递
原来学界浮泛风气,非自今日
天津启动暑期读书月活动
扬州将复建“文汇阁”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
《陈独秀一家人》讲述五代人奋斗史
扑朔迷离的晚清“沈荩案”




 中国文化报 >  2011-07-1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书速递

    《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

    升平署成立于清道光七年,是清代管理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隶属内务府。和清宫其他衙署一样,升平署有着详尽的档案,记录了清代宫廷中帝后们关于戏曲的谕旨,以及内廷的排戏、演戏、赏赐等,如谭鑫培、孙菊仙、时小福、王瑶卿、杨小楼等人都曾作为被挑进宫中承差的著名艺人,出现在升平署的档案中。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内容包括内廷演剧档案和曲本两部分,现编为108册,整体影印出版。它的面世,标志着第一次将清代宫廷戏剧档案公诸于世,为清代戏剧史乃至清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

    (中国国家图书馆 编  中华书局2011年6月出版)

    《早年毛泽东》

    本书选编了7部有关毛泽东早期经历的稀见传记资料,它们都是以客观的态度、朴实的文笔写成,大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撰写和出版,今天读来依然感觉亲切、可信。这些传记包括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著、张宗汉译的《毛泽东自传》,著名诗人作家萧三著《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以及教育家张如心著《毛泽东思想与作风》等。

    (刘统 编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7月出版)

    《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

    德国人会永远活在希特勒的阴影下吗?两德统一并没有驱散希特勒的阴影,统一后的德国,纳粹时代依然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德国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本书思考的主题。其实,作者的着眼点并不仅仅是德国历史,还有作为德国历史参照体系的欧洲历史和整个西方史。只有放在这一体系中,衡量德国历史的标准才会清晰起来:德国参与构建了西方世界,却不止一次地游离西方之外,最后一次游离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6月出版)

    《阎锡山日记》

    本书是根据山西省档案馆档案录入整理而成。该日记始于1931年2月17日,至1944年12月27日停笔。这一时段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时阎锡山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也是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抗御外侮的合作者。日记反映了他对内对外、对战对和、对人对事的复杂心境,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据当时阎锡山的秘书说,写日记时阎锡山并不动笔,而是口授,由秘书记录和整理,并誊抄成正、副本各一套。阎锡山将日记的正本于太原解放前带到了台湾,其副本则在解放后由山西省公安厅档案馆收藏。

    (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等 编  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网络媒介社会功能论》

    近年来,网络媒介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公众可以自由、民主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表达立场和观点。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媒介的社会功能是当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书以我国网络媒介和网络案例为基本研究对象,在综述传统大众媒介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媒介的特性和传播模式,阐述了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及其衍生功能,探讨了这些功能实现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并重点论证了实现网络媒介监管创新、优化网络媒介社会功能的基本思路。作者蒋淑媛系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学博士。

    (蒋淑媛 著  新华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人生必修的十堂课》

    本书作者不是知名作家,而是文化传播领域的企业家周志华。出版方希望通过这本书唤醒当代年轻人的创业精神和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周志华出生于山东青岛农村,15岁因病辍学,后在工厂车间做过学徒,干过建筑小工,摆过水果摊,后来创业成功。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他认为人生有必修的十堂课,包括学会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自励、学会坚持等。

    (周志华 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