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代表团
赴日本考察交流
彩灯文化活动点亮江城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落户房山
江苏宜兴:文化区域互动火热上演
昆明泛亚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将办
既要推广普通话也要保护方言
“现在是我国藏学研究发展的最好时期”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7-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要推广普通话也要保护方言

    万  宇

    笔者的家乡是湖北宜昌,长江边的一座城市,位于武汉和重庆之间,当地方言兼具武汉和重庆方言的特色。最近几年,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普通话交流,几乎不说方言,尤其是学生,有的已经不会说方言了。这一方面让人看到多年来推广普通话的可喜成绩,另一方面不得不让人担心方言的未来。

    为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更方便地交流,政府、学校等社会各界不遗余力地推广普通话无可厚非,会说普通话应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的沟通技能,推广普通话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但会说普通话不能与说方言对立起来,不能因为要说普通话就抛弃了方言,长此以往,一些方言或将不得不面对消亡的命运。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不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越来越趋同,杭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各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也越来越像,就连许多中小城市也争先恐后地要建国际化大都市。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在很多人眼里,国际和大的内涵就是可观的GDP、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各个城市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就连各地的风俗习惯也越来越趋同。如果连方言都没有了,以后大江南北所不同的,也许就只剩下气候了。

    回想起前段时间网络上火热的方言微博体,可以看出方言在很多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承载着一个地域的特色。武汉话里透出武汉人热辣火爆的性格,山东话里带着几分山东人的豪爽与率性,而听见苏州话仿佛就看见了江南的小桥流水,看见了抱着琵琶演奏评弹的女子……

    近年来,许多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方言似乎很少被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对待。福建的土楼是文化遗产,安徽西递、宏村的古村落古民居是文化遗产,广东的开平碉楼是文化遗产,这些建筑或诉说着一段历史,或体现了当地特色,它们得到了保护。方言不也正如这些古建筑一样吗?她是一个地方文化和历史的集中体现,也是居民最好的“身份证”,更是人们寄托思乡之情的所在。因此,既要推广普通话,也要重视保护方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