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弦
现实总是残酷地告诉我们戏台上的东西那只是戏,是用自己的眼泪演绎的别人的故事,而戏台下才是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因此现实的人更注重台下。专家可以被买通,舆论可以被引导。在皇帝的新装面前,成熟的人都会选择赞美,至少也是默认。于是,演员拿着老板甚至政府的钱给评委,为领导换回代表政绩的奖项。自己则空手套白狼名利双收,真是比中介还中介。虽然权钱交易下佳作难觅、好角儿难寻,但至少在面上繁荣了文艺。
很多人抱怨文艺圈难混,却又总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一些潜规则。既然无法改变这个圈子,那就归去来兮。即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至少在精神上超脱吧。
不过我也不认为戏外功夫都是歪门邪道。那些自以为极其单纯的人其实也是活得十分自我的人。他们过分推崇个人力量,对周围的有利资源不屑一顾,或觉得别人的给予是理所应当。长此以往,再善良再正直的人也会对这样的人敬而远之。
现在的角儿和剧团,都非常明智地重视宣传的力量。行里有句不太上台面的话:“成功与否在于安全,影响大小在于宣传。”宣传确实应该实事求是,但正如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一样,媒体对文艺作品的宣传有时也是高于作品的。据说一部电影的宣传成本几乎占到了整个电影投资额的一半,而我们的戏曲则在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制作和砸奖经费中给宣传留了多少呢?不重视宣传就是不重视观众,多少大奖连连的剧作我们都还无缘一观,甚至对于很多戏迷来说连剧名都几乎没有印象。
媒体的正面报道是必需的,多多益善,但也不要忽略戏迷中的口碑相传和网络的力量。这就像“僵尸”游戏中的小蘑菇,虽然个体力量弱小,但不花阳光,成长速度又快。这年头上哪儿找免费的午餐,还足量供应?网络时代是一个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所以,演员要对戏迷好一点,戏迷也应自觉地为戏曲的宣传做点什么。
除了依靠外在宣传的力量,演员和剧团更应自己做好资料的留存和整理工作,包括影像资料,便为媒体的报道提供丰富的素材。对于平面媒体来说,清晰的图片比文字更抓眼球;对于电视来说,现场镜头的记录远比当事人回忆的采访或解说词真实可靠;对于网络而言,则是信息量越大越好。一句话,戏外功夫不容小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