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
7月的深圳,骄阳似火,热情如火。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由敦煌研究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7月20日在关山月美术馆揭幕,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为大运会的召开奉献了一份厚礼。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之地,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中西方文化汇聚、碰撞、交融的重要场所。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是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址。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古代文书,真实记录了在开放背景下的欧亚文明互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融的历史,展示了中古时期广阔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生活的场景。敦煌石窟及敦煌藏经洞的出土文物所蕴含百科全书式的、多元的、世界性的价值,使它超越了民族界限而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并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深圳与敦煌相隔千里,却因为历史的情缘紧密相连。敦煌在繁盛的汉唐时代,它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所扮演的正是类似今天深圳的功能与角色。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深圳以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话”,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之路,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大门。深圳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在植根于中华文明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众多外来元素,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文化精神,同样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敦煌与深圳,就这样因历史情缘,穿越时空隧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关山月美术馆可以说是敦煌与深圳结缘的桥梁。以著名画家关山月先生命名的关山月美术馆,是一个公益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1943年秋冬间,关山月夫妇与赵望云、张振铎到敦煌莫高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考察、临摹,这是关山月艺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临摹活动,对他后来的美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关山月先生临摹的82件敦煌壁画作品就收藏在关山月美术馆中。2005年,关山月美术馆就和敦煌研究院举办过“石破天惊——敦煌的发现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史观的变化和美术语言的发展专题展”,从此缘结敦煌,此次敦煌艺术展在大运会开幕前展出,可谓水到渠成。
本次展览既有按原大洞窟整窟复制的洞窟模型,也包括壁画临品、彩塑临品以及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敦煌藏经洞绢纸画临摹复制品、敦煌出土花砖等,可以说是一次敦煌历史和敦煌艺术的盛宴。大家知道,由于闻名遐尔的敦煌石窟不可移动,我们特别挑选了敦煌研究院临摹作品中的精华,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典型作品,将展出敦煌石窟复制洞窟3个、彩塑10件、临摹壁画30件、经卷文物若干件以及千年敦煌美术发展史等文献资料。本次展出的精品,是60多年来,以常书鸿、段文杰先生为代表的几代艺术家心血的结晶,渗透着他们对敦煌艺术的深入理解与感悟,因此,这些临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真实地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徜徉在展览当中,每个人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都会为敦煌石窟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所倾倒,也会为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而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