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湖南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美交响乐界计划共建“乐队学院”
埃及从海外追回4件三千年前文物
舟曲13处受损文物点将得到保护
一切为了维护城市文化净土
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开幕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8-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南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  述   张  玲  通讯员   周东平

    在7月1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湖南省文化厅先后多次组织学习会,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出部署安排。大家一致认为,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周用金要求,省文化厅系统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当做当前十分紧迫、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认真领会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突出重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文化工作的实际成效。

    结合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湖南省文化厅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省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其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湖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十一五”时期,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制定出台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文化系统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艺创作演出、文化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二五”期间,湖南将加快推进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体现湖南特色的省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争取在2015年以前基本完成包括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湖南省图书馆改扩建工程、湖南文化广场(二期)项目、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异地扩建工程、湖南文化艺术大厦建设项目及湖南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在内的省级六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省内邵阳、娄底、常德、永州等15项市州一级大型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逾100亿元。

    此外,《湖南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促进各市州、各县市区新建、扩建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包括长沙滨江文化园“两馆一厅”、 衡阳市博物馆等在内的各市州级艺术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场(影剧院)和文化广场等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确保各市州拥有可容纳观众1000人以上的大型剧场和文化广场。在各县市区新建或改造图书馆、文化馆、剧场(影剧院)和文化广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成县级文化中心,实现县县有可容纳观众800人以上的中型剧场(影剧院),县县有供1000人以上开展活动的文化广场。积极促成有条件的县市区根据本地文化资源优势,结合重大考古发现和文物保护需求,建设专题博物馆。

    《规划》中还提出要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的建设,完成90%的行政村、社区的文化活动室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是湖南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又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湖南已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纳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已完成首批10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和每站8万元的设备配送,“十二五”期间将完成第二批10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同时,抓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形成以省级分中心为核心,市州、县级支中心为骨干的服务网络,并将分批逐步对乡镇文化站长、共享工程基层管理员、文艺团体开展业务辅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

    湖南省文化厅还将大力推进“送戏下乡,演艺惠民”工程的深入开展,实行政府补贴、低票价运行模式,力争“十二五”期间每年省、市、县三级政府采购和补贴文艺演出1万场,其中省级1000场、市级2800场、县级6200场。

    此外,湖南省还创新开展了“高雅艺术鉴赏活动”,在确保演出艺术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今后将把该项工程从省级推广至各市州及县市区。(下转第二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