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一切为了维护城市文化净土
首届中国万店联盟打折节将启
北京黄梅戏迷七夕联欢
沈阳建设手机产业园
“我们是一家人”
“鼎盛大典”主题晚会承德上演
纪录片《中国三峡》送片到库区
湖南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广播体操:旧瓶新酒味亦浓
要满园春色,更要满城书香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8-0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是一家人”
——台湾舞蹈团用真诚打动新疆观众

    新华社记者   郭  燕   卜多门

    由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历时17天的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8月7日落幕,台湾新世纪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已乘机返回台湾,然而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几天时间里,他们用热情和真诚打动了观众。

    新疆当地的一份报纸登出演出照片和文字报道,热情称赞台湾少数民族舞蹈演员在舞蹈节上的表演,并称“最火爆的表演来自业余舞蹈演员”。他们“活力四射”“亲切”“动人心弦”的4场表演感染着现场观众。

    幸婉筠就是有幸登上报纸的演员。照片上这个并不苗条的妇女脸上满是笑容。她激动地说:“我上报纸了!我知道我最美!认真的女人最美!”作为全职家庭主妇,幸婉筠有两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已经上初二。和她一样,团里多数人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舞蹈演员。

    舞蹈团的创办人、艺术总监利珍·妮卡儿告诉记者,这支舞蹈团的演员都是台湾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舞蹈的爱好者,来自岛内各行各业,他们中间有大学生、女警察、教师、公务员、家庭主妇,“是对传统民族舞蹈的热爱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今年49岁的利珍来自台湾东部的阿美部落,她自幼秉承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天赋,又接受过西方芭蕾舞的严格训练,开启了她独特的舞蹈艺术视野。1998年,她独自创立了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台湾少数民族的舞蹈源自生活,随心而舞,较为随性,舞台演出效果不佳。”利珍说,她当时创立艺术团,并取名为新世纪,就是想将少数民族舞蹈变得“更精进、更专业、更多元”,将传统的舞蹈加入现代的改编,使之更具舞台表现力。

    随团的台湾苗栗文化艺术团团长、泰雅人李雪华说,一到新疆他们就去观看了新疆当地演员的表演。“她们的表演太专业了,我都开始担心我们的表演能不能受到欢迎。第一场表演之后,我就安心了。‘阿里山的姑娘’歌声一响,全场的掌声和共鸣让我和团员们都很感动。”

    “我们的风格不一样,舞蹈虽然淳朴,但表达的是我们的热情和真诚。”苗栗文化艺术团此次也有数位舞蹈演员加入到舞蹈节的表演。

    林坤宏是舞蹈团的摄影师,这位63岁的泰雅人老伯已经随着利珍·妮卡儿的台湾新世纪文化艺术团工作了10年。“我小时候是不被允许说部落语言的。”林坤宏说,“现在对部落文化的传承给予了很多支持,可是不少年轻人喜欢都市的生活,会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仍在减少。这些文化需要我们记录、传承下去。”

    林坤宏从退休后就一直随着艺术团在台湾岛内搜集整理少数民族民歌、舞蹈、民俗,也记录艺术团在全世界的1500多次演出。“只要我还能动,就会继续在艺术团里工作。”林老先生说。

    记者发现,这支演出团队里的演员年龄差距也很大,有五六十岁的阿姨、阿伯,也有二十出头的姑娘、小伙儿。

    阿美人技泉今年二十出头,身为大学棒球队队员的他体格健壮。技泉喜欢都市生活,喜欢跳街舞,唱流行歌曲,打扮入时,从他外表上似乎看不出部落孩子土生土长的气质。技泉告诉记者,他从一年前开始跳民族舞蹈,至少在大学毕业之前会一直跳下去,“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

    舞台上,利珍唱了一首阿美人的传统古调《我们是一家人》,优美的歌声与真挚的感情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利珍说:“希望两岸同胞和睦相处,永远都是一家人。”

    同为台湾少数民族的潘秋荣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人类学博士,他说:“我们这次从台湾到新疆,把中国领土东南角到西北角最长的一条线连接了起来;离海洋最远的陆地——新疆与台湾海岛文化的碰撞,在这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潘秋荣告诉记者,这只是打开了第一扇门,新疆乌鲁木齐与台湾苗栗县的文化交流才刚刚开始,回台湾后他将与同事一起积极地促进两地间更多的交流。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8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