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公共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评论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共享工程远程网络培训让人大开眼界
让农民工融入“幸福长兴”
西安长安区群文活动“花开遍地”
南京图书馆推出“图书快讯”
天津群文优秀节目大串门
长春市送戏下乡“情暖万家”
武汉市确定辛亥首义纪念方案
文化强省建设中的一抹亮色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08-19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安长安区群文活动“花开遍地”

    本报讯  一台录音机、一方小天地、一群普通的市民,和着优美的旋律,组成了一个欢乐的群众文化舞台。今年以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三级群众文化网络,使群众文化活动“花开遍地”,成为城乡一道靓丽风景。

    今年,长安区将群众作为广场文化活动的主角,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广场的功能布局和群众的习惯,打造多种综合文化活动广场,开展不同形式的休闲文体活动。上半年,20多个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提升了群众文化品位,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长安区还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以区文化馆为龙头,街道文化站为骨干,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村文化室为阵地的群众文化网络,共建成14个街道综合文化站、81个农家书屋。他们还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配备有关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上千册,调动了农民科学务农、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让他们尝到了读书的实惠。

    在长安区农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盛夏的傍晚,一群孩子欢呼雀跃着回家搬凳子、拿扇子,一溜烟地跑到村子里的广场上等着电影开场。据了解,长安区常年坚持送文化、送科技、送电影下乡活动,每年组织“农民文化节”“全民健身周”等大型文化活动20多场,中、小型活动100多场;30多支数字流动影院放映队,每年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1万多场;农民锣鼓队、秧歌队、秦腔班也迅猛发展,每年自发演出3600多场,拿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唱戏,成为长安区农民的真实写照。(杨 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