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日益受到各国关注,传统图书馆形态加速变革,数字图书馆建设方兴未艾。近年来,在跟踪、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软硬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推广有关经验,将数字图书馆建设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今年5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共同组织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这是继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实施之后,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一、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重要意义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次革命,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各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整体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本成型,为改善城乡基层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城乡发展、地区发展仍不平衡,经费投入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还比较单一,服务网络尚待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事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是利用高新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将有效地扩充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数字馆藏,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和联合服务,为全面提升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打造图书馆服务新业态,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力。
第二,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是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文化与科技日益融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对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新兴媒体,加强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是摆在各级文化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运用数字图书馆技术提升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将有效地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受众范围,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手段,构建跨越时空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新信息条件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第三,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形象、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扩大国家的影响力,是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和普遍采取的文化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今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加工整合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特色鲜明、体现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优秀数字文化资源,并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广泛传播,对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二、把握方向、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各项工作
今年5月文化部在青岛召开了专门会议,对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财政2011年度专项建设资金已经下达,首批实施项目已经启动。各地要按照文化部和财政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把握方向、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