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美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回声壁
国博展出辛亥革命名家墨迹
作为观念艺术家的乔布斯
全国老水彩画家作品汇聚东莞
“墨润中华”名家邀请展举行
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在京亮相
鄞州百幅画作演绎“江南新韵”
“辛亥源流 百年同归”书画展开幕
惟有关注大众 版画才有未来




 中国文化报 >  2011-09-1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声壁

    ■“面对这么大的一个历史事件,艺术家用艺术其实是很难面对的。艺术语言或者艺术本身在这样一种事件面前显得无力。所以我不是特别有兴趣在事件中使用太强的符号,表现重大事件、重大论题的东西。包括生啊死啊,其实在作品中是很难做的,因为事件的符号化给你一种很强的不能转移的方向。我感觉在‘9·11’之后美国人其实是无奈和失语的,艺术的反应其实也表现了这种无奈和失语。”

    ——艺术家徐冰说“艺术在‘9·11’事件面前显得无力”

    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可耻的。在“9·11”之后,在“5·12”之后,在“3·11”(福岛核事故)之后,做一个“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艺术家则是可鄙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你我有关。在人类灾难面前,艺术虽然“无力”,但敏锐的艺术家不甘失语。

    ■“不私下为民间文物做鉴定、估价,这是一个国际博物馆界的基本伦理,台北故宫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有,一经发现,我们有明确法律和规章,将按照台湾有关公务员的相关法律等进行处罚、记过以至免职。”

    ——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称“不得私下为民间文物鉴定估价”

    据说,台北故宫的研究人员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为民间人士所携带的“宝贝”提供咨询服务,但前提是:免费。反观我们这边,专家“走穴”司空见惯,前提当然是:有偿。而且索要越高越显身价。

    ■“我早就说了:喜欢陈丹青的智慧、犀利和歹毒!昨天赶去听他的《不要想到创意》,一个听众抢到发问机会,问:陈老师,您是搞艺术创作的——说了半句,丹青一脸不屑,道:什么搞艺术创作!我就是个画画的。他怕听怕提怕讲关于‘创作,创意,创新’的字眼和概念。在它引导下,我们搞出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作品。”

    ——作家章诒和谈“我们搞出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作品”

    现代汉语里的“搞”字,经过百年来的胡用滥用,已糟蹋得不成个字样了。“创”字亦有此忧。口不离“创意”,反而见出当今创造力的匮乏;人云亦云“搞艺术创作”,但这些年搞出了哪些“无愧时代”的精品力作呢?

    续随子 点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