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宋庄瓷画艺术精品展在京举办
《艺界人生》首轮演出受热捧
中小型艺拍会聚拢人气
广告




 中国文化报 >  2011-09-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参与门槛低 市场潜力大
中小型艺拍会聚拢人气

    北京匡时夏拍预展现场,油画版画区域的特色专题吸引不少藏家驻足。

    本报记者  蔡  萌

    近期,国内各类中小型艺拍会你方唱罢我登场,以嘉德四季、北京荣宝、北京保利为代表的拍卖公司所举行的小型拍卖会屡屡创出佳绩,不久前结束的广东保利、广州嘉德2011夏拍也以骄人成绩收官。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快步迈入“亿元时代”,春秋两季大型艺拍会动辄百万元、千万元的起拍价,让普通藏家无从下手,与此同时,中小型艺拍会却以其参与门槛低,亲和力强,拍品市场潜力较大等特点,吸引了更多普通藏家的参与,中小艺拍市场逐渐向规模化迈进。

    中小型艺拍会渐成气候

    据了解,在目前各大公司举行的小型拍卖会中,嘉德四季是历史最悠久也最具规模和最受关注的,其前身是1994年中国嘉德在国内首创的“大礼拜拍卖会”,1995年更名为“周末拍卖会”,10多年间成功交易艺术品10万余件。2005年,嘉德“周末拍卖会”变更为“四季拍卖会”,征集拍品的档次和市场定位较之以往有较大提高,拍卖会周期亦变更为每季度一次。

    在中国嘉德之后,北京翰海、北京荣宝、上海朵云轩等拍卖公司也定期推出小型拍卖会,“小拍”由此渐成为各家拍卖公司的基础业务之一。今年6月收槌的嘉德四季第26期拍卖会,总成交额达4.17亿元,其中,中国书画部分总成交额达3.25亿元,平均成交比率超80%;而于今年7月底结束的北京保利第15期精品拍卖会不甘示弱,8个专场总成交额3.1亿元,其中张大千的《荷塘月色》以1380万元成交,成为保利小拍上首件过千万元的拍品。

    夏拍则是规模介于“大拍”和“小拍”之间的中型拍卖会,最早举行夏季艺术品拍卖会的是广州嘉德(现改名为华艺国际)。2000年,广州嘉德举行了首场夏拍会,当时仅推出“中国书画”一个拍卖专场,成交率为46.96%,总成交额为625.99万元。随后,广州嘉德定期举办夏拍会,拍卖专场数量也逐渐增多。2005年,广东保利也举行了夏拍会,共推出5个拍卖专场,其中“金通达藏近现代名家书画”专场以100%的成交率收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拍卖公司也窥视到夏拍的潜力,纷纷参与其中,如深圳艺拍、上海敬华、北京传是、上海工美等都陆续举行了夏拍会。

    今年6月举行的广州嘉德夏拍在成交额超过亿元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领衔下,10个专场成交总额逾4亿元;而在今年8月举办的广东保利夏拍会上,“珠宝翡翠”拍卖专场的成交额达到3.59亿元,成交率高达100%。或许正是看到了中小艺拍市场的巨大潜力,今年,北京匡时首度加入夏拍的大军之中,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宣告了国内艺术品拍卖进入全年无休的状态。

    价位低,兼顾专题性与学术性

    对于普通藏家而言,中小型艺拍会相较春秋两季大拍的最大优势就是其拍品价位相对较低,许多拍品甚至是无底价起拍,稍有实力的人都可以积极参与。比如,在今年嘉德四季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清朝的白玉事事如意挂件,晶莹剔透、人物生动,估价仅为1.2万元至2万元;一件清光绪年间的矾红竹叶纹碗,色彩娇艳,估价仅为1.5万元至2万元;一件清朝的象牙雕亭台楼阁人物名片盒,9.5厘米高的盒子上,人物和亭台楼阁均栩栩如生,估价也仅为8000元至1万元;此外多件瓷器、玉器,估价也都在万元左右。

    除了价位低的优势,中小型艺拍会经常会推出一些别出心裁的特色专题,也颇受收藏者的欢迎。比如近几年嘉德四季成功地举办了来自海外的“海捞瓷”拍卖、“波士顿美术馆藏清早期瓷器”拍卖、“来自波士顿美术馆中文古籍”拍卖等主题专场,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与口碑。特色专题不仅可以促进市场更为专业的细分,而且更有针对性。近日在北京匡时夏拍的预展现场,记者也注意到,“日本私人美术馆藏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文澜风华”——古美术文献专场、“纪念新兴木刻80周年”专场等一些有特色的专题拍卖尤其受到收藏者的瞩目。

    “首先,老一代中国版画大师的作品能够在这里集中亮相,我觉得颇为难得。其次,这种主题专场的形式也可以让我们收藏者对这一类型的作品的市场价位有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在匡时夏拍的预展现场,北京藏家林先生对记者说,新兴木刻专场让他感到非常惊喜。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也表示:“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参与收藏的人群越来越广泛,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市场需求也逐步增强,相较春秋两季的大拍,夏拍更重视以有品位、有特色的专题发掘拍品深度的价值,引导艺术市场的收藏风向。”

    此外,中小型艺拍会虽然规模较小、估价较低,却不乏一些颇具学术价值却被市场低估的作品,这也使中小型艺拍会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肯定。比如,此前被市场忽略的岭南画派和海上画派一些名家的作品在今年夏拍上都有不错的表现。在今年广东保利夏拍中,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的一幅《椰雨图》立轴以62.72万元的价格成交,而此前,他的画作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一直被市场低估的长安画派重要人物石鲁的《延河马兰》也拍出了68.32万元。

    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面对一路高歌猛进的春拍和秋拍,越来越多的普通藏家将中小型艺拍会视为“淘宝”“捡漏儿”的“圣地”。“中小拍卖会往往集中了大批价格较低、档次较高的藏品,买家对拍品竞争不激烈,而且假拍假买、蓄意炒作等情况一般也很少发生,所以中小拍卖会可以给普通藏家提供更多的收藏机会,藏家也期待能凭自己的眼力在这里捡漏。但中小拍卖会也是‘丰俭由人’,有估价数百万的名家大作,也有估价不足万元的潜力拍品;有价格被低估的古董珍玩,也有无款、无识的疑似赝品。对于行家来说,与其说是个捡漏儿的机会,更是对自己眼力和判断力的挑战。”玩转古书画、古玩近20年的藏家老隋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目前在中小拍卖会上捡漏儿书画已经“为时已晚”,他建议普通的藏家多关注古玩杂项。“中小拍卖会上的无款古画因其价低而受到追捧,但目前国内古画存世量不多、造假猖獗,风险较大,如果没有一定专业知识还是不要轻易购买。相比之下,国内许多古玩杂项还处于价值洼地,像犀角雕,价格起来不过几年的工夫,如果能早些出手就是捡了大漏了;现在则可多多关注古玉、老窑瓷等。”

    而对拍卖公司而言,中小型艺拍会同样是机会并挑战——一些新的拍品类别往往会被放到小拍或夏拍上进行尝试。比如2010年,广州嘉德在夏拍中推出了“中国当代工笔画”拍卖专场,60件作品上拍,成交率为63.33%,总成交额达到572.8万元,这为中国当代工笔画走向艺术品拍卖市场做出了尝试。但在今年的夏拍中,广州嘉德推出的另一类型艺术品——“20世纪法国装饰玻璃艺术”专场拍卖的结果却并不理想,成交率只有16%,成交额128.23万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品市场来讲,这样的尝试并不算失败,相应的,拍卖公司应该有这样的开拓精神,或许下一个投资热点正在其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