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纪事副刊
  标题导航
架起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郑州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正式实施
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召开青年座谈会
广西举办书法篆刻作品展
北京房山:艺术家与群众共唱红歌
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长沙
当代刺绣艺术精品展亮相北京
作家张抗抗当选文著协副会长
龙山黑陶展在京展出
老干部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开幕
北京冬季书市即将开张
文化新康桥 春光无限好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1-11-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州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正式实施

    本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 通讯员张抗洪)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公布了《郑州市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2011—2030)》,这标志着郑州市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保护规划确定郑州市大运河遗产共3项6处,即汴河故道郑州段、惠济桥、荥阳故城(含荥阳故城城址、古荥冶铁遗址、纪信墓及碑刻、荥泽县城隍庙)。该规划详细描述了大运河郑州段的遗产构成和宝贵价值,并对周边环境保护、河道整治及文物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历史上的郑州市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水系,隋唐宋时期演变为历史上著名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金元之际黄河改道,汴河部分河段日渐淤没并彻底废毁,部分河段沿用至明清。目前,郑州市大运河仅存郑州市区北部的今索须河部分河段,长约15公里,其余均埋于地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