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生 徐惠杰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镇党委、政府秉持“一个乡镇没有发达的经济就没有地位,没有先进的文化就没有品位”的理念,在不断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快速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逐年增加文化事业的投入,基本形成了“阵地文化日益繁荣,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特色文化成果初显”的局面。
群文活动丰富多彩
康桥文化中心是上海市郊第一批落成的20个文化中心之一,2004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在康桥文化中心5000平方米的扇形广场,早上,晨练的人们络绎不绝;夜晚,这里成了舞蹈的天地、欢乐的海洋。该中心底层3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现有图书3.2万多册、报纸杂志200多种,吸引读者纷至沓来;二楼的社区学校和健身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和教育的好去处;三楼的影剧院、信息苑、器乐室,四楼的书画院、多功能厅、戏曲茶室,五楼的乒乓馆等,设施齐全,内容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年来,康桥文化中心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康桥镇组建了合唱、沪剧、舞蹈、琵琶等村居文化艺术团队120多支,“康桥之声”合唱团参加长三角和全国农民会演,获得金奖和丰收奖;康桥镇发起的“艺术之桥从这里延伸”六桥文艺联谊会已连续6年举办,并得到周边镇(街道)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从2009年举行康桥、北蔡、川沙等四地大合唱交流,到2010年与浦东新区机关合唱团开展交流演出,再到2011年“康桥之声”合唱团与张江、洋泾等镇(街道)交流,各种交流活动此起彼伏。
自1986年起,康桥文化中心每年都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节。如今,它已成为康桥人引以为豪的品牌。从今年4月康桥半岛社区率先举办“一台戏”以后,该镇26个村居又先后举办了“一台戏”活动。村居领导发动群众发掘节目,社区居民自报节目,本村居民自行排练,形成了全民共同参与的热闹场面。
创作育人两不误
近年来,康桥文化中心十分重视文艺节目创作。去年根据康桥十年巨变创作的小品《变》,在镇艺术节闭幕式上演出,获得很大成功。根据新型邻里关系创作的表演唱《年夜饭》荣获浦东新区创作节目一等奖。2011年创作的《节能减排记心头》和男生三重唱《健康生活唱一唱》,分别获得上海市科技节一、二等奖……与此同时,康桥文化中心还根据广大居民的要求,举行了“和谐家庭”才艺大赛、“异乡风采,和谐康桥”外来建设者才艺比赛等。
地处浦东新区的康桥是浦东派琵琶的发祥地。2008年,浦东派琵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为了做好传承工作,康桥文化中心举办了“康桥杯”全国小学生琵琶邀请赛、中国浦东派琵琶文化沙龙研讨会、首届浦东派琵琶音乐会等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城市的2000多位选手,也邀请到了10多位当代琵琶演奏专家和相关研究学者。
在琵琶专家的指导下,浦东派琵琶第七代传人林嘉庆及第六代传承人林石城的学生叶绪然、周丽娟等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0年,康桥镇琵琶少年班应邀到上海世博会参加演出,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欢迎。据康桥文化中心负责人介绍,明年他们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全国少儿琵琶邀请赛,让更多的人了解浦东派琵琶,进一步宣传和弘扬浦东派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