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特刊

第4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文化共享,润泽三峡移民
国家京剧院新年首演献给城市建设者
男高音新年音乐会“问候世界”
当代十大名窑艺术展喜迎新年
成吉思汗祭典保护力度加大
齐白石等名家书画作品亮相河南
“手艺农村”落户山东雪野农博园
在推动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1-04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共享,润泽三峡移民

    本报记者  黎宏河  驻湖北记者  徐  超  通讯员  张友云

    三峡浩大的移民工程,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因三峡水库建设,湖北三峡库区的移民有百万人。移民在安置地的文化生活状况怎样?后置的村、镇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设备如何?这不仅关系着移民能否平等享有基本文化服务权益,也影响到构建良好的移民文化生态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近日赴湖北三峡库区进行了实地采访。

    怡然自乐的移民新村

    在长江西陵峡北岸,有一个移民大镇——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因地处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大坝库区,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镇”。全镇有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7万,其中10个村是三峡水库的移民村,移民近万人。

    2011年12月23日,记者来到紧临五级船闸的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在这个过去“早上听鸡叫,晚上听狗叫,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月亮”的移民新村,如今建起了3层1200多平方米的村委会综合楼。背靠青山、面对三峡大坝的综合楼,在周围一带十分显眼。门前4000多平方米的移民文化广场,在朝阳的映衬下,显得异常开阔。

    上午10点,在广场右侧的门球场上,10多位六旬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着门球。球场外,几位年轻的观众在一旁加油助威。许家冲村村委会主任李文洪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村里的老人,只要天气好,他们就来这里,一边打球,一边晒太阳。

    许家冲村委会综合楼的主要功能是村民文化活动室,一楼全部用做移民文体活动场所,二楼80%面积放置了文体设施,包括文体器材保管室、农家书屋、节目排练房、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

    就在记者因活动室为何无人活动而纳闷时,李文洪说,明天村里有人要办喜事,大家都在文化活动中心忙活着呢。

    许家冲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在移民文化广场东侧,紧邻村委会综合楼。走进活动中心,映入眼帘的是42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舞台上,投影仪、音响、灯光等一应俱全;中心场地上,有人在指挥布置着。

    透过舞台一侧的小门,能看到里头穿梭的人影,听到欢乐的笑声。记者走过去,发现小门外是一个宽大的厨房,里面有不少人正忙着洗菜、切菜。李文洪介绍说:“平时,这里是大家活动的文化中心;村里有红白喜事时,就变成了办事请酒席的地方。大家来这里都方便,也习惯在这里聚会和活动。”

    这几年,村里陆续投入近200万元改造活动场所、购置文化器材。如今,这个1200多人的村子已组建了青年篮球队、老年门球队、妇女腰鼓队、舞蹈队等群众活动团体。“文化活动室里,从早到晚有打球的、看书借书的、跳舞健身的,十分热闹。”太平溪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李圣珍说。

    播撒文化的种子

    许家冲村是太平溪镇的一个缩影。据介绍,移民工程刚开始的那几年,乡镇和村里的干部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接待上访、处理邻里纠纷,不少干部苦不堪言。

    “移民后,大家的生活习惯被迫改变。失去了土地,很多人无所事事。加之有人对移民工程的抵触,上访事情经常发生。‘住楼房,吃小菜,过闲日,一家老少守低保,三天两头闹上访。’”李文洪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镇里村里曾想过很多办法,但只有当他们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后,群众的思想疙瘩才逐步解开。

    移民文化活动怎么搞?谁都没有经验,那就一步步摸索着来。文化活动先是“镇有安排、村有组织、户有参与”,后来,太平溪镇党委开始探索“大型活动政府办、中型活动联合办、小型活动社会办”的文化建设路子。

    在全镇文化工作建设上,凡属大型文化活动、培训、村级文化室业务指导等方面的工作,全部由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李圣珍说:“我们每年邀请法律专家给移民上法制课;请文化馆老师对群众进行广场舞培训,开展传统的腰鼓舞和莲湘舞培训,编排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相声、舞蹈等节目;请农业专家为移民传授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请畜牧专家为移民讲授生猪养殖技术;请劳动就业专家为移民进行就业培训;请卫生部门的专家讲授卫生知识;请厨艺专家培训烹调技术。移民根据自己的情况,参加相关培训班,既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劳动技术,又提高了劳动技能。”

    镇里有了安排,村里要能对接。几年来,该镇经过多方努力,筹集到390余万元资金,以“专项投入、项目捆绑”等方式,先后建起1个综合文化站、1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目前,该镇有镇、村、户三级文化网点139个,农村文艺演出队10多支,民间吹打乐班20余个,各类文艺演出人员500多人。

    在太平溪镇,村级移民文娱活动大多寓教于文、寓教于艺、寓教于乐。各个村级文化室都有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节目排练房、棋牌室、农家书屋、乒乓球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有的村为老龄人建有文化活动广场、门球场等。各村在村级文化活动阵地上,配套兴建公用厨房、卫生间、餐厅等设施,用于移民办理红白喜事。在伍相庙居委会、许家冲村、太平溪村等移民居住集中的地方,还建起了3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此外,该镇还在各村发展了一批文化中心户,其中有市级文化中心户1个、区级文化中心户5个、镇级文化中心户125个。

    “我们少量的文化投入,换来的却是移民对政府的拥护。如今,移民的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明显增强,村镇领导与移民的凝聚力增强了,感情也加深了。”太平溪镇党委委员宋成梓感慨地说,这是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