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美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美术馆不妨引入市场化管理
寻找漫画的“真相”
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美术品牌
“湖南百年”美术创作工程签约北京作者
范曾诉郭庆祥案作出终审判决
“大家之路”汇聚画坛群英
“五岳画会”山水画展西安亮相
法门寺推出当代佛教艺术展
“裂变”艺术展在北大举办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1-1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术馆不妨引入市场化管理

    余  丁

    长期以来,中国的美术博物馆一直是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来进行运作与管理的,经费基本依靠政府的拨款,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的公共美术馆与博物馆的情况基本类似。国际上通常把美术博物馆都纳入到非赢利性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范畴。作为非赢利艺术机构的美术博物馆,其最高目标不是利润或者利息,而是完成确定的任务。在欧美发达国家,美术博物馆通常分为公共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

    公共的美术博物馆一般都是由政府从公共资金中拨款以维持其日常的行政开支,而私人博物馆的资金来源则主要是私人的基金会。这并不是说公共的美术博物馆仅靠政府公共资金就能生存,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博物馆系统极为发达的国家,公共的美术博物馆同样面临资金和生存的压力。例如位于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也是一个公共的艺术博物馆,旧金山市政府给予拨款,但是这些拨款只够一般人员工资和日常行政开支,其他如展览、收藏、博物馆改造、修膳和扩建等费用都需要博物馆自己筹划。因此,找钱是每一个艺术博物馆的最大的任务。而几乎每一个艺术博物馆都有发展部门,其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市场,获取更多的资金。

    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中国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面临同样的资金困境,仅依靠政府拨款使得一些美术博物馆难以为继。美术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改变——人们认为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它不应该是营利的。我们国家曾长期把非赢利翻译成为“非营利”,造成了事业单位不能引入市场机制这样一种误解,好像美术博物馆不能用“企业经营”的办法来运作,不能“赚钱”有盈余。而事实上,市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机制有利于使“无利可图”的社会事业单位在得到政府再分配机制优惠的条件下有更高的效率,更符合“经济”办事的规律。与赢利性机构不同的是,美术博物馆应该保证优惠条件下经营所得的“盈余”不能被当作“利润”分掉,而是成为事业再发展的新资源。

    在目前条件下,要推动中国的美术博物馆建设,需要博物馆的领导者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引入市场管理机制,是获得充足资金的一个重要保证,这一点一些美术博物馆,如广东美术馆、中华世纪坛美术馆等在管理模式上已经有了一些经验。而要建立完善的美术博物馆市场管理体系,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