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文化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盘点2011年的那些“云”
“高收视未必等于好口碑”
以高新技术促进文化发展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全国省会火车站LED屏将联网联播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1-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
以数码影像技术保护民间表演和传统手工艺

    本报讯  国家科研项目——“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项目总体验收会日前举行。由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主持的这一项目得到了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以及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顺利结项验收。

    近年来,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民间表演艺术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手工艺也濒临消亡。为了加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于2008年申报了“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项目,利用现代数码影像技术来记录和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该项目得到了文化部和财政部的高度重视,拨付专款予以支持。经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项目确定采用合作研究的方式,以“戏曲、舞蹈、传统手工艺”为样本深入研究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记录保护与传承方法,并设立多个子项目分别展开理论和实践研究。

    经过项目组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中国民间戏曲拍摄标准化流程研究》和《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拍摄标准化流程研究》两个子项目已于2010年5月结题验收。《民间舞蹈类专题片拍摄规范与流程研究及典型样片拍摄》、《民间舞蹈三维数据获取和利用规范及流程研究》、《传统手工艺类专题片拍摄规范与流程研究及典型样片拍摄》等5个子项目于2011年7月结题验收。

    此次验收会除对《戏曲专题片(荆河戏)拍摄规范与流程研究及典型样片拍摄》、《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及传统手工艺专题片国内拍摄现状分析》、《数码影像的数字化保存标准研究》3个剩余子项目进行结题外,还对总项目进行验收。

    会上,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负责人介绍了该项目的前期调研、中期执行情况,数码影像拍摄过程中的标准参数和技术规范,以及后期制作、管理和风险评估等。

    与会专家就项目的总体目标、各子项目的研究重点与项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提问,并发表意见。专家们高度评价“数码影像技术保护中国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项目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尝试用数码影像技术对民间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进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的相应拍摄标准和规范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也体现了一定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重要的参考资料和操作技术规范,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具有重要指导示范作用。专家们一致通过了总项目的验收。

    (思 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