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周和平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典籍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好祖国的典籍文化遗产,对于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 |
|
 |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古籍普查工作成效显著:已在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开展,普查内容除汉文古籍外,还包括各少数民族古籍,特别是于2010年分别启动了新疆古籍保护专项和西藏古籍保护专项,因 |
|
 |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冯其庸 文献典籍是记录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做好古籍普查工作,是保护我国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少数民族一般地处边陲,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不利于古籍收藏,众多民族文献的保存现状令人忧心。 通过普查摸底、平台登记,不但能够尽快了解古籍存藏 |
|
 |
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 古籍保护应分级管理,突出重点,逐步实施,为此就要制定古籍定级标准。而要制定标准,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古籍普查,从宏观上把握现存古籍的珍贵程度,从而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古籍定级标准,反过来推进分级管理。 古籍保护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原生性保护指对 |
|
 |
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 近年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开展,古籍渐成收藏界热点。我国藏书除历代皇室、官府藏书和一些书院、寺庙等带有“公藏”性质的藏书外,私家藏书也蔚为壮观,为后世保留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对传承文化尤其是珍贵古籍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像商务印书 |
|
 |
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全国范围的古籍普查一直在持续进行,成效显著。 古籍,除了抄录出的钞本以外,全是应用刻本、活字本、木版水印本等印出来的。古籍在图书馆等处受到保护,一般说可保无虞。可是,书版则极易蠹蚀。我因授课需要,曾经存有一块书版,因保管不善,现 |
|
 |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薛清禄 基于医疗实践和学术传承的需要,中医界历来重视中医古籍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早在1958年,当时刚刚建院3年的中医研究院(后改称中医科学院)就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合作进行了第一次古籍资源调查,共得1958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图书7661种;第二次中医古籍资源调查始于1978年,共得1949年以前出版 |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艾尼瓦尔·阿不都许库尔 新疆各类古代文献充分反映了新疆的历史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民族、多语言的鲜明特征,开展并推进新疆古籍保护工作,有利于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文化部主导的文化援疆工作是新疆 |
|
 |
陕西省图书馆馆长谢林 鉴于当前全国各地、各系统的古籍存藏与分布尚无详实数据,难以为科学开展古籍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而广大基层古籍存藏单位囿于无法达到技术要求有力使不上,建议从调动基层古籍存藏单位参与积极性的角度出发,适当调整工作策略,把建立古籍普查登记目录设定为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初期目标,从基层参与普 |
|
 |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长努木 西藏是古籍文献大区,流传古籍历史久远、卷帙浩繁,且大多数散存于个人和寺庙之中,古籍普查保护工作难度很大,需要进一步加大西藏古籍普查登记和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特提出如下建议: 人才培养利用建议:首先是联合培养,建议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西藏古籍保护中心主导,在条件 |
|
 |
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 基层图书馆(如北京市各区县图书馆)所藏古籍往往随意堆放在一起,我们在普查过程中,就从待处理的“废纸堆”中,拣选出如明万历刻《唐氏画谱》等。所以,对基层图书馆所藏古籍的普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基层图书馆所藏古籍由于保管条件等原因,很多亟须修补。修补一定要在地区保 |
|
 |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 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古籍被逐步纳入国家文物范畴,这要求我们更好地对古籍加以保护。然而,古籍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精深学问,在今天又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研究所需要。如何处理好“藏”与“用”的关系,成为图书馆古籍工作人员面临的挑战。 &n |
|
 |
山西省图书馆馆长李小强 自2007年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启动以来,人才匮乏始终是影响和制约工程大力推进的最大瓶颈。尽快建立一支宏大的古籍保护人才队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认为还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个着眼长远,通过高校专业学历教育来解决;一个侧重目前,通过在岗培训来实现。二者 |
|
 |
上海图书馆研究员陈先行 古籍普查就是要摸清家底,家底不清,就谈不上全面保护与利用。摸清家底有两层含义:一是查未编书,即做好未经编目之书的整理入藏登记。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图书馆至今尚有数量不等的未编古籍,国有资产面临损害流失的危险。二是查已编书,即进行重新校核,完善鉴定著录,准确揭示原书面貌。   |
|
 |
复旦大学教授吴格 仅就国内各级各类型图书馆的古籍收藏而言,收罗完备、著录准确、体例精整的馆藏书目或联合书目,成果仍嫌不足。“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古籍普查为基础,古籍书目建设又以古籍普查为契机。岁月不居,机会当前,多年积欠,正待弥补。 收罗完备即古籍书目不仅应反映各馆善本及特藏,还应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