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 丽
1月24日,龙年大年初二,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新年气氛中,国家大剧院里更是一片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胜景:“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艺术展览汇——有奖知识问答”“精彩零距离——原创剧目人物体验”“艺术乐飞扬——室内乐欣赏”“非遗庆新春——皮影闹春节”五大系列活动,从初二至初五为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艺术新年”。
其中,“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是由首都文明办和国家大剧院联合举办的2012年“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市民高雅艺术殿堂文明行”的开篇活动。
市民登上高雅艺术殿堂
大年初二,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一群朝鲜族女子穿着华丽的金色长裙,敲打着腰间长鼓,在跃动的节奏下摇曳身姿,朝鲜族男子则甩动象帽,长长的丝带在舞台上画出一条条流畅的弧线……这是北京薇峰博艺舞蹈团带来的开场舞《白山欢歌》。曾参加过国家大剧院少儿京剧夏令营的京剧小明星唐达、陆翔、刘硕宇也来到现场,为观众带来少儿《赤壁》选段《草船借箭》。一唱一和字正腔圆,一招一式稳重有力,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喜欢听京剧的朋友大概记得2001年CCTV“红河杯”第一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上获得金奖及观众最喜爱的票友奖的名票谢志辉,大年初二这一天,他也登上了大剧院的舞台。一曲《铡美案》嗓音一亮,征服了在场的观众。天生失明的谢志辉虽然看不见大剧院,却为自己能登上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而兴奋不已。谢志辉的姐姐谢静说:“弟弟虽然看不见大剧院的模样,但我告诉他,大剧院是我们祖国最高的艺术殿堂,能来这里唱两嗓子,那可是绝对的荣耀。”
台上激情飞扬,台下座无虚席,观众被老百姓自创自编自演的节目深深吸引。一位姓周的阿姨说:“年年过春节都去逛庙会,今年大剧院有市民联欢会,于是就过来看看。没想到很惊喜,虽然很多节目出自普通市民之手,但没想到艺术水准这么高。”
4天8场的演出中,还上演了大合唱《梦中的卓玛》、《故乡是北京》等节目;心欣舞蹈团带来了由张继刚编导的舞蹈《扎西德勒》;残疾人艺术团表演了舞蹈《怒放》;北京潘家园社区追梦舞蹈团表演的《老妈妈》表现了家乡母亲盼儿归的场景,感人至深……
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郭玉良说,联欢会报名人数众多,筹备组优中选优,虽然是市民联欢,但是市民节目的高质量、高水准没有让观众失望。
资深艺术家助阵
全国的资深艺术家们也纷纷前来助阵市民联欢会。朱亦兵、沈娜、沈凡秀、丁毅、孙砾、关致京、袁莎、殷之光等艺术家带来的节目穿插在各类演出中,占据了市民联欢会的半壁江山。
郭玉良介绍:“艺术家本身也是市民的一部分,艺术家以市民身份参与活动,不仅体现在免费演出的公益性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到来提高了活动的整体艺术水准;同时,对于普通市民团体来说,和艺术家同台献艺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可借此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中央音乐学院管风琴演奏家沈凡秀已经是大剧院的老朋友了,几乎每年的大剧院公众开放日,沈凡秀都会做客大剧院音乐厅,为观众献上气势磅礴的管风琴演奏。今年,沈凡秀为观众朋友们献上了大剧院音乐厅的“镇厅之宝”——全国最大的管风琴演奏,6500根发声管此起彼伏,协调发声,让观众大饱耳福。
据介绍,此次联欢会自2011年12月18日开始招募节目,至2012年1月10日截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征集到来自全国的400多个节目,涉及5000多人次。“我们最终精心挑选出了30个民间团体和个人登台,同时大剧院长期合作的优秀艺术家也踊跃参加,共同组成了8场演出。”国家大剧院品牌推广中心冉恬说。
郭玉良表示,“之所以称为‘联欢会’,是因为整个活动从台上到台下都洋溢着欢庆的氛围,表演者在遴选、准备、演出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活力,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享受在舞台上的绽放。另外,此次市民联欢会也是大剧院‘人民性’的体现,是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的又一力举,希望借此让广大市民参与到艺术表演甚至创作中来,并引领健康的节日休闲风尚。”
创新艺术教育形式
节目招募期间,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也吸引了众多报名者,其中的一些精彩节目参与了大剧院的联欢会,形成了剧院和基地学校的良好互动。
北京白家庄小学是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成员单位之一,他们在大年初四下午演出了舞蹈《俏花旦》,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表演中国传统的舞台剧目,别有一番灵动的色彩。据悉,白家庄小学此次选送了多个节目,经过几轮的筛选,最终《俏花旦》脱颖而出。
据了解,国家大剧院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是国家大剧院联手北京各区县在全市各大校园、社区、企业中所建立的互动型艺术普及教育模式。以基地学校为例,北京朝阳区、东城区和西城区教委与国家大剧院合作,通过“歌剧VIP畅音卡”和诸多活动的形式向64所中小学提供以歌剧为核心的艺术教育项目。
2011年10月启动的第一批歌剧兴趣培养基地的培养期为一年,期间,大剧院将开展包括“歌剧艺术讲堂”“歌剧工作坊”“歌剧幕后行”“歌剧彩排观摩”“歌剧节观摩”在内的诸多活动,进一步拉近培养基地的成员们与歌剧的距离,增加对歌剧的了解,培养对艺术的兴趣。这也是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教育的延展,艺术“滴灌工程”的深入。
此次“我爱北京——市民新春联欢会”节目征集过程中,大剧院为报名的基地学校提供了艺术指导,在保障市民新春联欢会品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水准。
大剧院会员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歌剧兴趣培养基地项目明年还将继续扩大其影响力,可能会将范围扩大到5个区县,不仅如此,还会有更多的艺术家走进基地,亲临指导并做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