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肩上芭蕾”墨尔本起舞
德国“中国文化年”开幕活动精彩呈现
这一刻,欢乐的脉搏一起跳动




 中国文化报 >  2012-02-15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一刻,欢乐的脉搏一起跳动
——“欢乐春节”走进贝宁、刚果(布)

    重庆艺术团表演舞蹈《和之韵》     江 嵘 摄

    贝宁艺术家表演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     本报记者 汪建根 摄

    本报记者  汪建根

    从1月26日大年初四启程,到2月6日凌晨返回重庆,由重庆文广局抽调重庆演艺集团等单位的精兵强将组成的中国重庆艺术团,带着中国新春的祝福,分赴地处西部非洲的贝宁、刚果(布),参加由文化部、中国驻贝宁大使馆、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共同主办的“欢乐春节”活动,为当地群众献上了室内、室外各两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观众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由于行程调整以及航班方面的原因,经过两天两夜的辗转,当地时间1月28日夜,中国重庆艺术团一行终于抵达了此次非洲访演活动的第一站:贝宁科托努。这是重庆市参加2012年“欢乐春节”活动的第三支队伍。艺术团团长、重庆市文广局副巡视员肖敏说,此前,重庆已经派出两个艺术团分赴日本、拉美地区开展访演活动。“欢乐春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重庆市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走出去,一方面把中国春节的欢乐与祝福带给当地民众,同时也通过走出去鼓励重庆的文艺工作者多排新节目,不断提高艺术水准。

    草草休整了一晚之后,艺术团成员不顾连日奔波,前往首场演出的地点科托努会议大厦看场地。这是中国援建的贝宁国家会议中心,也是科托努的一座地标性建筑。由于平时主要供会议使用,会场的舞台、灯光、音响并不完全适合专业演出的需要,在中国驻贝宁大使馆文化参赞、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白光明等的全力配合下,艺术团成员齐上阵,开始了装台与走台。

    这是一支精干的团队,艺术团成员人人身兼数职。演员们排练之余,很快准备好了道具;领队夏伟、艺术总监雷庆九等主动承担了舞美工作;细心的团长肖敏在做好指挥与协调工作的同时,看到临时铺设的地毯容易滑动,不利演员表演,便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用胶条固定……

    首场演出下午6点开始。然而,5点不到,便有心急的观众开始陆续进场。由大红的灯笼、火红的中国结以及鲜红的海报装点的会场,不一会儿便被挤得满满当当。贝宁宪法法院院长罗贝尔·多苏、中国驻贝宁大使陶卫光以及部分国家驻贝宁使团代表,与在场的中资机构、华人华侨以及科托努市民一起共度欢乐的中国春节。

    贝宁新任文化扫盲、国语促进与旅游部部长阿宾博拉在致辞中热情地向在贝宁的华人华侨、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他说:“贝宁政府十分荣幸‘欢乐春节’活动在这里举行,贝宁人民十分喜爱中国艺术,今晚,这么多人来参加活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贝宁国家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表演了贝宁特色的歌舞节目之后,名为“巴渝风情”的演出拉开了序幕。欢快喜庆的歌舞《闹新春》、节奏明快的二胡独奏《战马奔腾》等,很快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优美婉转的《和之韵》、独具特色的《丰收的季节》,则让观众领略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特别是魔术师杨强年的魔术表演,更是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惊叫与掌声;贝宁国家歌舞团艺术家与中国独唱演员的合作则将演出推向高潮,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市长提前登台即席讲话

    高规格的首演之后,当地时间1月30日,艺术团赶赴距科托努约50公里的维达市,走进当地群众中,与他们展开互动,为他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露天演出。

    维达市市长塞弗安曾历任贝宁国防部长、文化部长,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有着友好的感情,对中国文化充满了热情。在他的带领下,维达市政府的主要官员都来观看“欢乐春节”演出活动。当晚,能够容纳600余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许多孩童席地而坐,而后赶来的观众只能挤在狭窄的过道中甚至大门口。

    为了适应露天演出的需要,更好地与观众互动,艺术团临时对节目做了微调。当68岁的魔术师杨强年从空盒子里变出一把把色彩缤纷的糖果,并撒给在场的小观众时,整个露天剧场开始沸腾起来,掌声、笑声弥漫全场。

    重庆杂技团的两位小演员正准备上演女子柔术的时候,坐在台下的塞弗安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提前上台发表了即席讲话。他高度赞扬了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对艺术团表达了由衷的谢意。白光明也表达了对维达市的谢意,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演出结束后,塞弗安为艺术团送上了一大束鲜花,并祝贺演出成功。在场的维达市民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纷纷与艺术团的演员合影留念。

    中国文化的综合展示

    当地时间2月2日,中国重庆艺术团在刚果共和国的首场演出在布拉柴维尔高规格的议会大厦举行。当晚的议会大厦张灯结彩,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精心准备,将“欢乐春节”访演做成了一次综合性的中国文化展示活动。观众走进议会大厦前厅,不仅可以看到有关中国春节的详实而生动的介绍,而且能够欣赏到曾经参加过中刚文化交流的刚果(布)画家博科塔卡·赛莱利的作品。受中国文化部的邀请,2011年9月至11月,博科塔卡曾到南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采风创作,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朋友的热情好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科塔卡用他的画笔记录下美轮美奂的中国风情,也让前来观看演出的非洲朋友得以直观感受到中国的魅力。此外,由中国文化部制作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音像制品等,也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受到热烈欢迎,不一会儿,3大纸箱的资料便被发放一空。

    刚果(布)文化与合作部部长加高索等政要,中国驻刚果(布)大使李树立,美国、俄罗斯等国家驻刚果(布)大使,中资机构、华人华侨代表以及布拉柴维尔市民共1000余人观看了当晚的演出。

    歌舞《女儿会》、笛子独奏《牧民新歌》、女声独唱《一杯美酒》……艺术是突破语言障碍、沟通人类心灵的最好的桥梁,艺术团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全场观众阵阵掌声。尤其是技艺高超的女子柔术以及神奇而幽默的魔术表演,更是让观众发出了阵阵惊叹与欢笑。来自中国建筑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说:“在刚果(布),这样精彩的演出并不常有,为了这一场演出,我们已经等了两年了。”

    看到演出现场如此热烈的场面,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政务参赞段金柱既兴奋又感动。他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刚果国内局势的原因,中刚文化交流受到了一些影响。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刚合作发展很快,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刚果(布)人民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与热情。2010年5月,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团的访问演出引起了巨大反响。此次,中国重庆艺术团的访演又取得了巨大成功。热切期盼文化部和各类文化单位,进一步加大对中刚文化交流的支持力度。

    “我们的辛苦值了!”

    “巴渝风情”重庆艺术团赴刚果(布)访演的最后一场活动同样在广场举行。当地时间2月3日下午,布拉柴维尔广电大厦门前的广场变得异常热闹,闻讯赶来观看演出的当地市民将大广场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驶过广场周边的出租车司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将统一刷成绿底白顶的出租车一辆接一辆地停在了广场周围,似一条亮丽的彩带将广场的一半围了起来。一些路过的大货车索性停在了临时搭建的舞台附近,成了高高在上的“看台”。

    艺术团的演员们在临时搭起的两个小棚子里化妆,领队、艺术总监和中国驻刚果(布)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忙着调试音响,大家都在为即将开场的演出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翻译兼后勤张朝宇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用手中的相机为艺术团留下珍贵影像资料的同时,还与观众中的小伙子交流起了舞技。这显然是一群能歌善舞的观众。张朝宇的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他们的热情,很多年轻人在观演区跳起舞来,演出开始之前,布拉柴维尔广电大厦广场已经成了欢乐的海洋。

    演出开始,观众的热情毫无保留地集中倾泻在演员的身上。掌声、叫好声持续不断,许多观众纷纷拿出手机,将精彩的瞬间定格。最让记者震惊的是,一些小观众跪在地上,看完了全部的演出。演出结束后,上百位小观众冲向后台,围在艺术团乘坐的大巴车周围,不停地向演员们挥手,希望能与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合影留念。

    观众的热情无疑感染了演员。“真有一种做明星的感觉!”不少演员感叹道。当汽车缓缓驶离布拉柴维尔广电大厦广场,数十名当地的孩子尾随其后,边跑边挥小手,眼神里流露的尽是依依不舍……这样的场景让车内中国重庆艺术团的演员们既心生怜惜又格外激动。“别跑了,小心摔倒!3万公里的路途奔波,我们的辛苦值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