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放歌《红河谷》,妙舞《四美图》
20元能看北京京剧“每周一星”
《开漳圣王陈元光》演“根亲文化”
地冻天寒,用民乐送去温暖
怀念一桌二椅的时代
好阵容、好档期、好剧目赢得好效益




 中国文化报 >  2012-02-1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一桌二椅的时代

    忽  忽

    时下,“变身”类节目活跃荧屏,把一个个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演绎得出神入化。该类节目赚取眼球的惯常手法是:寻找姿色气质尽可能普通的参与者,经过化妆师、造型师、心理专家历时几天的打造和指导,实现灰姑娘们在舞台上的惊人蜕变。有时为了凸显改造之不可思议,还会在节目前半段全面放大他们的平庸和难以改造的诸如身材臃肿、表情呆板等特点。当丑小鸭的形象快要在观众脑海中扎根的时候,立马来个180度的逆转,灰姑娘变贵妇,路人变气质女,要多传奇有多传奇。

    就连参与者自己,甭管性格外向还是内敛,在拉开帘子看到镜子的那一刻,也都忍不住惊呼:“这是我吗!”外表变化之大,比整容还要夸张。整容尚且是路人甲主动提出要梁朝伟的眼睛、刘德华的鼻子、黄晓明的下巴,对最终面貌有充分的心理期待,刀刻斧凿之下,尽管很多人“整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了”,但至少还能把自己跟那张新脸对号入座,而“变身”节目里的人,竟对自己的另外一种呈现方式感到不可思议,足见化妆、造型对人有着脱胎换骨的意义。

    舞美之于演出,与此同理。近年来,演出越来越舍得在舞美上投资,动辄成百上千万元,有的晚会甚至不惜豪掷上亿元打造豪华舞美,以求博得关注。

    诚然,观众的口味越来越追求视、听、触、嗅觉的多重冲击,在舞美上多下点儿工夫并无不可。尤其是近来提倡舞台创新,高科技舞美的运用,让当年观众啧啧称奇的舞台升降、移动、旋转、开合几成常态,高清LED大屏幕的广泛使用,更是让美轮美奂、视觉震撼成为舆论描述舞美的众口一词。其直接后果就是,仅是投入大、阵容豪华的舞美效果已不足以满足观众日益挑剔的审美,惟有别具特色、主题突出的舞美才能在这个演出多如牛毛的时代在观众脑海里短暂流芳。

    所谓别具特色、主题突出,无外乎舞美要与节目相得益彰,不能一味贪求舞美的华丽,而对台上的假唱、跑调等装聋作哑。

    在“变身”类电视节目中,造型师连续几天的精心设计给参与者带来了短暂的脱胎换骨,走下电视节目,回归日常生活的路人甲,依然还是那个路人甲,不可能有化妆师、造型师整日跟随,每天打点衣着和妆容。“变身”类节目的意义,大抵是帮他们发现,原来一直以为只有一条的道路,应该是有分叉儿的。只要不计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人人都可以拥有“明星相”。

    一台烂晚会也是如此,只要舍得在舞美上投资,即便节目乏善可陈,至少还有舞美提升自信。倘若舞美的功效狭隘至此,晚会不看也罢。君不见,当年的相声大师,一把折扇、一个快板,甚至两手空空,都能让看客目不转睛;昔日评书联播,评书家站在桌后,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就能把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京剧经典亦如是,一桌二椅乾坤大,唱腔悠悠岁月长。

    与充斥着假唱、跑调的豪华舞美时代相比,我更怀念一桌二椅的时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