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摄 影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手工至上




 中国文化报 >  2012-02-16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工至上

    本报记者 卢 旭  陈 曦/摄  屈 菡/文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一双双粗糙而灵巧的手,我感受不到手工艺的魅力;如果不是亲耳听见非遗传承人的酸甜苦辣,我不知道这些“手艺人”的艰辛。在这场浩大而精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记者的视线和思绪不时被牵引到这双承载历史的“手”上,心中沉淀出万般感慨。

    2月5日开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从全国精心选取了188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参加展览,邀请了近17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展出的珍贵实物近2000件。展厅现场热闹嘈杂,常州刻竹师傅范遥青却旁若无人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随着刻刀的婉转流动,毛竹片上不一会儿便“长”出一支飘逸的兰花,还有一只羽翼清晰的蜻蜓停留其上。我在一旁观察许久,感觉那双手仿佛和毛竹间有股强大的力量,吸引在一起,不得分离。年轻的徒弟在旁边细细揣摩着,师徒二人不时交流着雕刻问题,如同在自己的工作室里一样。

    拉坯制瓷、劈丝刺绣、铁锅炒茶,尽管传统工艺用到的材料和工具不尽相同,却都要通过手来完成。手是沟通人类与自然的“关节”,它把人的智慧付诸于现实,改善了环境,又取材于自然,经过精巧手工,变成集使用、欣赏于一体的艺术。这些纯“绿色”的材料,在经过反复摩挲和雕琢之后,保留了自然的纯净和人的温度,不冰冷、不可憎。

    心中有万壑,手下方灵动。手艺人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双手,还有他们的“技艺”以及“记忆”。每个非遗传承人都有一段故事,虽然艰苦,却内心丰富。他们是固执的,守着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古老手艺,不肯变更一步。他们又是机敏的,搬出ipad熟练地展示着新设计的花案和图纹。

    “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不体,无文脉不魂。”从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手下,以及那些带着远古信息的手工艺品中,我隐约感受到了人类的脉动。除了博物馆里的陈列,也只有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手艺,来寻找历史的足迹和祖先的遗存。试想在那个刀耕火种的朴素时代,人们竟有这样的心情和心境,把自己的生活修饰得如此精致和精巧,让今人自愧不如。

    在这个崇拜国际品牌,幻想奢侈生活的时代,人们能抽一点时间来看看这些“土气”的手工艺品,已经实属不易,本不用苛求其他,但记者心中仍然感到纠结。毕竟,农耕时代已经离去,精工细活的生活方式已经被高效的节奏和规模化的工业品所代替。在充斥着繁华与浮躁的空气中,那些渴望一方净土的手工艺人还能否像前辈那样静心去雕琢,不用问世事,不去谋名利吗?

    图1为广东醒狮表演。

    图2为热贡唐卡。

    图3为玉器雕刻。

    图4为浙江永康石桥头九狮团表演。9只狮子和1个彩球全由幕后11人通过38条20多米长的纤绳操纵,其难度比木偶戏、皮影戏要高得多。但是,9只狮子群舞群嬉不但能有条不紊,步调一致,而且腾挪、跳跃等动作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图5为水族马尾绣。

    图6为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吾库萨克乡的热合曼·阿布都拉展示民族乐器。

    图7为甘肃环县皮影雕刻吸引观众参观 。

    图8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炎生表演手工圆器做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