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佳烜 文/图
他是瑞典知名大学的生物医药学博士,却对文化交流情有独钟;他在瑞典生活近20年,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对自己的中国国籍深感骄傲;他在中瑞文化交流协会、北欧生命科学协会、北欧华人协会联合会身兼要职,促成过诸多两国组织、企业间的合作项目……他就是张寿廷。
1月8日,瑞典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媒体《每日新闻报》在中国龙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对在瑞华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特别报道。其中,以近4个版面的篇幅报道了张寿廷和他的家庭,此举堪称罕见。近日,张寿廷博士在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分子到细胞再到社会文化
张寿廷这次在中国只停留一个月,公务十分繁忙。约定时间一到,张寿廷还是准时出现了:一身休闲西装,庄重里透着几分儒雅;双眼炯炯有神,目光敏锐而不失亲和;言语颇具感染力,逻辑严谨的同时激情十足。这就是张寿廷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落座后,张寿廷打开了话匣子:“1995年,我作为访问学者第一次去瑞典。”自那之后,他与瑞典结缘,在瑞典综合排名第二的高等学府乌普萨拉大学攻读了生物医药的博士学位,在路德维格国际癌症研究所、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环境医学系度过了博士后生活,此后入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
按理说,进入瑞典知名的医学院,是进入瑞典主流学术体系的开始。然而,喜欢结交朋友、参加社会活动,对激情和挑战有种天生的向往的张寿廷,在面对自己未来坦荡的职业之路时,却兴奋不起来。多年就读医药专业,与分子打交道,到后来在癌症研究所与细胞形影不离,再到环境医学领域研究社会与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这般经历令张寿廷清楚地看到社会文化、心理、情绪对人体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同时,对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之间的共通和差异之处渐渐有了深入了解的他,开始思考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挖掘中国与瑞典可以互通的内容。这个想法打开了他通往中瑞文化交流之路的大门,自此,张寿廷开始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对中瑞文化的了解,积极奔走于促进中瑞文化交流的事业之中。
将中国武术与瑞典冰球相结合
在张寿廷一手推进的多个中瑞文化交流项目中,有一项颇引人注意。他与瑞典冰球俱乐部合作,聘请少林寺武师将中国的武术同瑞典的冰球相结合,开发出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式。
冰球可以说是瑞典的国民运动,也是瑞典在各类体育赛事中的传统强项,武术则是许多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代表符号之一。张寿廷所做的,是将中国武术融入到了冰球训练之中。他说:“‘扎马步’是中国武术基础中的基础,它所训练的是在运动中保持‘稳’的能力。冰球运动员在比赛时双膝也是弓着的,同‘扎马步’的动作很像,也是求稳。然而,瑞典人并不懂什么是‘扎马步’。将这个动作融入到冰球训练中,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张寿廷深谙瑞典人的性格特点,在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在瑞典的传播时,没有大打“功夫”旗号,他所宣传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一种没有强烈的攻击性,可以强身健体和自卫的、具有表演艺术价值的、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快乐的文化。张寿廷说:“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亲和力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交流方式更加有效。“寻找两种文化最接近、最可以互通的东西,进行融合。不固守自己,而是怀着开放的态度,让我们的文化在交流中成为对方文化所需要的,甚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以点带面,让对方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这正如“扎马步”与冰球的巧妙结合,无声无息的文化交流收到了极佳的效果。这一有趣、有效的训练方式在瑞典广受好评。许多瑞典孩子在学习冰球运动的同时,喜爱上了中国武术,他们已经不止于“扎马步”,而是希望能够学到更多的中国武术要领。
目前,张寿廷已开始与瑞典冰球协会接触,以便将这种“武术+冰球”的模式继续推广。此外,他还在筹划组织瑞典冰球俱乐部的孩子来中国参加“少林寺武术文化之旅”,让这些已经在训练中与中国武术有过“亲密接触”的孩子亲眼看看心目中的功夫国度。
希望把瑞典教育理念介绍到中国
张寿廷对祖国有着真诚、质朴的爱。他在瑞典生活近20年,有了自己的别墅和产业,却一直保有中国国籍。“我没有想过更换国籍,我的孩子也都是中国籍。到了18岁,他们将会有自主选择国籍的权利,但我希望他们能够保有中国国籍。”张寿廷深情地说,“中国国籍就像是一把可以开启我与祖国之间那扇门的钥匙。”
张寿廷一直坚持教孩子学习中文,每年都会带他们回祖国看看。如今,两个孩子生长在瑞典,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看着瑞典冰球俱乐部里的瑞典孩子如此喜欢跟着爸爸学习中国武术,孩子们对祖国文化也饱含向往和热爱。张寿廷的大儿子今年12岁,自小学习冰球运动,张寿廷希望他将来学成后,能够为中国的冰球运动做出贡献,为祖国争得荣誉。
亲眼见证两个儿子在瑞典所接受的教育,张寿廷感触颇深。瑞典连续多年被评为最适合儿童居住的国家,张寿廷认为,这个国家对儿童的关爱、教育儿童的理念有着许多独特的、值得借鉴之处。“强调自由、关爱、家庭的同时,重视规则意识养成的瑞典儿童教育理念非常适合现在的中国。”张寿廷说,“北欧盛产童话,但瑞典童话在中国似乎鲜为人知。这些童话中蕴含着瑞典人教育孩子的理念,我希望以这些童话为切入点,将瑞典人的儿童教育理念传播到中国。”
小精灵拉班就是张寿廷找到的信使,拉班源于著名的瑞典儿童文学作家英格和拉塞·赛德博格夫妇笔下的卡通小精灵拉班。英格最初因为自己的孩子怕鬼而得到灵感,创作出了这个胆小又可爱的小精灵的形象,并以拉班和它的家庭为线索,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家庭、关爱的故事,深受瑞典儿童和家长喜爱。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的推动下,张寿廷已经同相关出版方签订合同,将出版包括拉班故事在内的20册瑞典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中文版。目前,已有8册图书出版上市,其余图书将在今年夏天同中国小读者见面。张寿廷告诉记者,他希望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能够举办瑞典儿童文化的展示会,将瑞典优秀的儿童戏剧、文学等产品介绍到中国;8月,他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机构一起合作策划并承办的“儿童可持续性成长科技博览会”也将在深圳开幕,该博览会以健康快乐、低炭环保为主题,以瑞典儿童文化生活方式为代表,全方位展示一种以儿童为重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他还说,希望能够促成瑞典儿童关爱机构同中国相关机构的合作,通过沟通、合作,不仅能将瑞典的优秀理念传播到中国,这些机构的运作方式也可能成为值得借鉴的范本。
张寿廷说,中国的快速发展给海外华人带去了自信心,也给外国人带来了好奇心。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文化一定会在国际社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