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公共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文化贸易
  标题导航
曲折从军路
我与雷锋的相知与永别
好书速递
他涉世不深,还真有头脑
南来的燕子啊




 中国文化报 >  2012-02-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涉世不深,还真有头脑

    黎国平

    1956年,雷锋被推荐到湖南省望城县委当公务员,当时我在县委组织部工作。由于在安庆乡我们早就认识,所以一见面就感到格外亲热。从那以后,我们在机关里天天见面,关系更加密切了。

    他性格活泼,而且有点孩子气,一天到晚总是蹦蹦跳跳的。每天他都是忙这忙那的,这里送茶倒水,那里打扫卫生,还主动兼当通信员和警卫员。工作起来总有一股子止不住的热情、使不完的劲儿。

    当时有人问他:“机关生活这样清苦,过得惯不?有什么困难?”雷锋说:“困难我不怕!我这个孤儿,旧社会只有黄连水尽我喝,就是没有尝过甜。如今我们搭帮党和毛主席翻了身,我进了机关能为人民服务,同志们待我比亲人还亲。”

    1956年秋天,县委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扩大会议,会后看电影《白毛女》,我和雷锋挤在一条板凳上。当看到黄世仁指使穆仁智逼死杨白劳、抢走喜儿的悲惨场面时,雷锋突然站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腿杆挺得直直的,像要冲上去似的。

    “坐下,坐下!”我见他这么激动,一把按住他。雷锋坐了下来,但眼里仍闪着仇恨的怒火。

    看完电影,我们一同走回机关。我有意问他:“刚才你是不是要冲上去抓住黄世仁开斗争会?”雷锋不好意思地笑了。“这部电影拍得真好,演得逼真,把旧社会和地主恶霸的狰狞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勾起了你对过去的回忆,是不是?”“我太恨黄世仁了!”雷锋说,“我的一家和白毛女一家一样,受尽了地主老财的欺压剥削,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小雷,你过去受的苦,是整个民族、整个阶级的苦。在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同胞,决不只白毛女和你一家。”我一边走,一边鼓励他说:“你还年轻,好好干。革命需要你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我懂得了。”雷锋频频点头说,“我一定好好干!”

    1958年,“浮夸风”蔓延各地。快秋收时,一位负责同志给我打来三次电话,要我预报试验田的亩产量,我说还未收获,也就没有上报产量。有一天,电话铃又响了,这是第四次来催问:“试验田预报亩产量两万斤,行不行?”

    我知道我们书记的性格,是不容许讲假话的。他那时在地委开会,事实上试验田也没有收割,怎么可以瞎吹呢?我忙回答:“不行!”

    “你们看了报纸没有?不要保守!人家福建‘早稻王’亩产13万斤。”电话里传来声音,“如果县委书记的试验田亩产量低了,能鼓动群众吗?能交得了差吗?”

    这时,我也火了:“你们预报你们负责,你们不能瞎报!”雷锋一直坐在电话机旁边,听得一清二楚。吃完晚饭,我往门外走,雷锋问:“老黎,到哪里去?”“找吴社长。”雷锋明白了我的意思,赶紧收拾碗筷,说:“我们一起去。”我们摸黑来到吴社长家,把来电话的事说了一遍。我本来就是“作田汉子”出身,一亩田究竟能产多少粮食,是不用请教别人的。说实话,我是想试探吴社长的态度。吴社长一听,有些气愤地说:“亩产哪能这么高,吹牛皮也不怕吹破皮!”我又说:“老吴,如果电话打到你这里来了,怎么办?”吴社长毫不犹豫地说:“我也顶回去!”“我看可以这样回答。”这时,坐在一旁的雷锋插话了,“不收不报,收了再报,收多少报多少,总要实事求是!”“这样回答好!”我和吴社长惊喜地望着小雷,没想到他涉世不深,还真有头脑。我们深深感到:这位充满稚气的小青年,渐渐地成长起来了。

    (选自《走近雷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删节。作者曾任湖南省望城县委组织部干事,与雷锋交往密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