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华人华侨代表热议中华文化传承
专家学者研讨国际文化传播与文化贸易
法国:中国青年演奏家奉献室内乐
美国:中国民乐鉴赏课吸引奥斯汀市民众
“迪特福特人都要当中国人啦!”
武夷“大红袍” 芳香飘毛岛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3-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迪特福特人都要当中国人啦!”
——记德国小城的“中国人狂欢节”

    中德友人欢聚“中国人狂欢节”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邓  策

    德国巴伐利亚七谷地区的迪特福特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居民个个高鼻深目,是典型的欧洲人模样,可却喜欢自称“巴伐利亚的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中国人狂欢节”是这里最盛大的活动。2月16日凌晨两点,40多名各色装扮的人走上街头吹响号角,高声呼喊唤醒沉睡的居民,向人们宣告:“今天,迪特福特人都要当中国人啦!”

    上午11点,迪特福特内城区禁止机动车通行。13点61分(当地特别的时间表达方式),盛大的化装游行开始。今年的游行队伍相较于往年,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花车规模都有明显的提高。50个团队中几乎涵盖了当地各阶层人士,包括公职人员、农民、学生等。大人们纷纷装扮成古代武士、古装仕女,幼儿园的孩子们也身着中国服饰,频频招手示意,引起观众一片笑声。

    游行队伍一边行进,一边表演,还不忘向路旁欢腾的人群抛撒糖果。这些“巴伐利亚的中国人”以自己的独特方式诠释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想象,虽然会有一些不伦不类的服装或蹩脚的中文出现,但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着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下午4点,“皇帝”在“御林军侍卫”的簇拥下走上市政厅前搭起的高高的“金銮殿”,宣读《致臣民书》,祝福国泰民安,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宾。这时,鼓乐喧天,万民欢腾,大家齐唱“巴伐利亚中国国歌”,载歌载舞地将狂欢节推向了高潮。

    据迪特福特市长斯蒂凡介绍,迪特福特市在6月底还会举办巴伐利亚中国节,届时将邀请中国艺术团组来该市演出,展示东方文化艺术的魅力。利用中国文化部赠送的锣鼓和服装等道具,他们还成立了舞龙队,并将随后在莱比锡的狂欢节上一显身手。

    斯蒂凡向中国驻德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李新表示,一定要保持住已经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大家要经常“走亲戚”。此外,还表达了要在迪特福特开中文班和中餐馆的愿望,既要满足市民学习中文的需求,又要让“巴伐利亚的中国人”经常品尝中国美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