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论坛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力争走到产业链上游
人才是动漫产业
再创辉煌的基石
湖南动漫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文化报 >  2012-03-07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力争走到产业链上游

    贺景卫

    贺景卫,湖南师范大学工学院教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省级重点学科设计学学科带头人,数字媒体应用设计与研究学科方向带头人,湖南师范大学数字媒体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曾主持教育部“电脑动画设计中职师资培训及开发”等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装饰》、《美术观察》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及作品20多篇,主持多部系列动画剧委托设计制作业务。

    1999年,继蓝猫、淘气等卡通形象首次在国内推出,从此便打开中国原创动漫产业化之先河,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动漫行业驰名商标之一。它在理念、思维方式、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开拓性探索,在中国动漫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三猫”为代表的湖南动漫被称为“动漫湘军”,当之无愧。但是在这一张漂亮成绩单的背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短板——纵观整个湖南省动漫企业,制造多、创造少,仍处在动漫产业链的底层。

    动漫产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性强和产品导向性强的特点,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此一个健康的动漫产业链,应该包括“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过程。中国动漫产业要实现长足发展,日本动漫产业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范本。

    日本动漫产业从“制作生产—播出放映—衍生品的开发营销”有一套完整、规范的产业链,使动漫生产得以程序化、规范化。在这一过程中,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对前一个阶段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个环节相互带动,将动漫产品的价值开发到最大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处于这个产业链最上游的“创作”,也就是所谓的创意。

    从动漫产业的本质上来说,它是从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创意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受到全世界的欢迎,最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动漫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的吸引力。其次才是动漫作品的制作质量或是宣传力度。所以,一个好的创意是形成和支撑一个产业链的关键:只有创意先诞生才能有后续的制作和下游的销售以及衍生品的开发,只有大众喜爱的创意才能使其版权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甚至超值的体现,“制作”绝非是动漫产业的全部,它只是其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湖南动漫产业的短板正是它忽视了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只重“制造”不重“创造”,产业链环节脱节、各自为政,上下游行业之间还未形成良性循环、良性发展模式。

    目前湖南省拥有动漫企业150家。除了少数几家,多数动漫企业产品质量不高,还处小、散、弱的状况,缺少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形象。动漫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动漫企业盈利水平偏低,龙头企业比较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多数企业停留在“来料加工”的产业链底层,公司生存、发展的支撑力不在于动漫原创,而只是接单加工。

    长沙盈博士系列动画片《咪咪羊》的制作单位,如今已被牡丹江广电集团控股,虽然制作基地仍在长沙,但生产的动画片版权属于黑龙江;《天降小子》的制作单位,如今已落户常州;蓝猫科技,主力迁入北京蓝猫麓谷的制作团队,完全成为北京公司的代工基地;宏梦卡通,湖南动漫产业的龙头公司,也将一支近300人的高端三维动画创作团队迁往常州,其在星沙的动漫制作基地已几乎沦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动漫产业园的代工厂。

    这种低成本、风险小的发展模式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湖南动漫公司数量激增的一个原因,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湖南多数动漫企业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环。如果不改变这种“代工厂”的地位,湖南动漫产业只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最终可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湖南动漫产业依然有自己的潜力可挖。“十二五期间”各种政策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动漫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湖南动漫产业,必须改变动漫产业服务外包、加工基地的角色,积极探索原创之路,力争走到产业链上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