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华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让世界“聆听深圳”
唤醒古民居的﹃文化之魂﹄
广东省领导调研佛山文化建设
宝安文化茶座讲述“文化湘军”
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创意深圳》创刊
中华龙狮大赛(深圳站)落幕
专家研讨黑釉瓷和吉州窑瓷器
广东:多彩文化活动迎接十八大
网络时代的文化惠民之路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3-2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时代的文化惠民之路
——广东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平台

    本报驻广东记者   谭志红

    公共文化服务如何真正延伸到基层,深入到边远山区,惠及数量庞大的网民?自3月20日开始,广东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2012年广东龙舞网上大汇演”。这是继去年“广东省文化惠民网上大汇演”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网络文化惠民活动。广东通过诸如此类网络汇演模式,依托网络平台,把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网络化,拓展文化惠民的深度和广度,让公共文化服务不再拘于一室一馆一广场。

    “网罗”精彩节目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化艺术信息中心承办的“龙舞盛世——2012年广东龙舞网上大汇演”不仅惠民,而且促进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将传统的表演节目放在网上集中展演,广东并不是从去年才开始的。据广东省文化艺术信息中心主任何超介绍,2006年,结合广东省文化厅开展的“三流动”(即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活动,信息中心向文化厅提出,希望将流动演出搬到网上去,将演出的节目以网上展演的形式传播,向边远山区和网民延伸。这一想法得到了文化厅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从2006年10月起,广东文化网与广东省文化馆合作,开展了全省流动演出网上大汇演,至2007年元旦结束,为期3个月,各地报送了1000多个节目参加展演,包括戏剧、舞蹈、音乐、小品等。这些以前只能在舞台上看到的节目,全部陈列在网上,变成了“节目超市”,观众进入广东文化网专题页面后,轻点鼠标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节目。展演还设置了观众投票选项,让观众当评委,对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投票。最后综合专家评审,对展演节目评奖。此次展演还采取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法,共吸引企业50万元的赞助资金。

    网络共享,幸福乐民

    此后,广东多次开展网上大汇演,实施文化惠民,尤其是去年底开展的以“网络共享,幸福乐民”为主题的网上大汇演更是成功。此次汇演历时3个月,共收到全省各地参赛作品627个,这些节目都是各地市2007年以后创作的,大多数作品曾在国家、省、市、县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有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特别奖的少儿舞蹈《猫鼠之夜》、获金奖的少儿舞蹈《流动娃》,获得广东省第四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音乐金奖、潮州民间音乐团演出的《湘桥夜话》,获深圳市罗湖区文化节金奖、罗湖区群艺馆演绎的舞蹈《老太太的现代生活》,获得广东省第十届《百歌颂中华》群众歌会总决赛冠军、广州市白云区合唱团演唱的《回娘家》,获得全国群星奖的优秀节目、广州市文化馆演绎的《羊城打工谣》等。

    活动期间,大汇演的节目受到观众热捧,网民观看节目浏览量超过200万人次,其中汕尾市报送的音乐《百年情未了》网民观看浏览量达17.8万多人次;网民对自己喜爱的节目投票积极性很高,总有效投票数为75万多人次,其中珠海市报送的《进城的山娃》两轮网民投票数超过2.7万张。网友们高度评价此次汇演,共发表评论15381条。有网友留言表示:“精彩节目大汇演,让人大饱眼福!”“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都各有特色,让人唱彩!”

    为让观众欣赏到广东近年来高水平的精彩节目,广东文化网还将2007年以来的广东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集中展演,既有传统粤剧,亦有现代舞、杂技等时尚创新之作,如杂技剧《西游记》、人偶剧《八层半》、音乐剧《蝶》、芭蕾舞剧《风雪夜归人》等,专题汇集的作品均是广东艺术精品中的精选。

    建数据库,网民自由组合节目

    去年文化惠民大汇演举行时,不少网友建议应将此活动广泛推广。何超表示,今后将把这种文化惠民的方式继续下去,并不断创新方式、增加内容。

    2012年,广东文化网打算改变过去单方面为观众提供节目、观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模拟真实的群众文化互动交流,搭建一个菜单式的平台。网站将建立节目数据库,网民可从数据库选择节目自由组合,生成自己喜爱的菜单节目,办一台属于自己的晚会。

    这个数据库还可用于对外文化交流,对方能从数据库里选择节目,将以前单方报送节目的方式,改为双方交流选择。这个平台不仅包括演出节目,还将包括书画、工艺品展览交易等,甚至可以与其他省市联合,打造成“文化产品交易平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