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过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清明节
呼吁规范舞台搭建
江苏省国画院精品海南展出
纪录片《黄帝》西安首映
小汤山温泉文化节发万册“旅游护照”
“中国汉代地下珍宝展”将赴英展出
春天,让我们与诗歌同行
图片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会歌征集启事




 中国文化报 >  2012-04-0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天,让我们与诗歌同行
——业界研讨诗歌发展

    本报记者  党云峰

    生活离诗歌是远还是近?怎样看待“诗歌已死”这个流传已久的说法?近日,由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和河北省秦皇岛海港区委、区政府、区文联联合主办的“新世纪两岸诗歌高端论坛暨海子诗歌艺术节”在秦皇岛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多位诗人和评论家就新世纪两岸诗歌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诗歌不死,呼唤好诗

    湖南省文联主席谭仲池认为,诗歌有力量让生命的美丽有所寄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诗不会死。与会者进一步认为,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诗歌必将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呼唤好的诗歌依旧是会议主题。诗人谷禾认为,当前,诗歌传播平台呈现出从平面到网络论坛,再从博客到微博的过程,读者阅读的耐心在减弱,写诗的人很多但好诗很少。评论家燎原认为,诗歌的本质功能是深化我们对事物和美的感受力,提升语言表达力,诗歌的边缘性使得全民写诗的壮观景象不复存在,但仍在坚持的写作者的写作动力更加纯正,拥有更坚定的文化抱负。

    建构起独特的诗人形象才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台湾诗人管管表示,诗歌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每个人都应该走进诗歌的世界,进行一种心灵与灵魂的交流。只要有诗心、诗言、诗意,李逵也能成为好诗人。

    “目前业界出现一种现象,即写现代诗不如写‘现在诗’,很多诗人通过写歌词扩大诗歌的影响力,甚至把诗集装帧成装置艺术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台湾诗人方群表示,他对编年诗集和写旅行、饮食等主题的诗集的市场充满信心。

    让中国新诗成为西方的他者

    有学者表示,风靡一时的帅、宅、闪等流行语都来源于网络,可以说语言的生命在民间,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有责任激活汉语。也应看到,准诗人在网络语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家应该做使用网络的人而非被网络使用的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任洪渊表示,时至今日,新诗创作仍然需要五四时期那样的西方他者;但多年过去,西方并没有把我们当成他们的他者,而是附庸者,这是新诗的失败。中国应该在与西方主流语言的相遇中重新发现汉语。“如果诗人艾略特知道李贺在唐朝已经用过‘凄凉’来形容四月,或许他在《荒原》中就不会用‘残忍’来形容四月了。”任洪渊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