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湖南记者 文 卫
穿过喧嚣的闹市,停伫于长沙马王堆旁的一座楼房。缓缓打开一楼的车库,阳春三月傍晚的斜阳便穿门而入,将一块块形态迥异的石头淡淡地涂上一圈金边。木架上,柜子里,墙角边,成千上万的鹅卵石千姿百态,仿佛在欢迎我们的造访。这石头“馆”的主人便是湖南省军区干休所的石头收藏爱好者王利民。面对好奇的记者,老王说:“别小看这些普通的鹅卵石,它们每块都有自己的来历,每块都有独特的寓意。它们是天然的艺术精品。”
军人出身的王利民迷上石头收藏,源于十年前的一次偶然。湘西一农民捡了一车石头运至长沙贩卖,王利民一眼就看中了一块方形石头。“当时也没看出它到底像什么,就是种眼缘。”花20元买回家后,老王一番摩挲,一顿琢磨,忽灵犀至心:锤子镰刀交错,这不正是党徽么?在干休所休养的老红军张步兴看到这枚奇石后,也激动地说:“过去战斗时,冲锋号一响,党旗总是冲在最前面。这块石头上的“党徽”不光是形状像,更有种精神气质。”王利民将该石头命名为“天意民心”,这也是他收藏的第一枚奇石。
从此,深山老林里、小溪河旁边,到处都能看到王利民的身影。万余枚奇石先后从大自然来到了他的石头馆里“安营扎寨 ”。在王利民收藏的石头中,有质地细腻似玉通透的,有素雅清致温润人心的,有纹理鲜明色彩斑斓的,还有灵动逸致如泼墨山水的。王利民专门为它们“量身定做”了精致的木底座,并为每一块石头都取了贴切的名字。这些石头分为“红色经典”“人生百态”“山水情怀”“动物世界”等六大类。
在王利民收藏的众多石头中,有枚奇石,特别像邓小平的上半身,被他命名为“春天的故事”。远远望去,这枚石头温润、细腻、纹理清晰,仿佛是邓小平微微侧着身,目光凝视着远方。这是王利民在广西出差时花500元买回的,据说,后来一位广东老板欲出价88万元买下,被他谢绝了。“出再高的价格我也不卖,这么有意义的东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还有块石头让记者印象深刻。它的石体呈浅白色,光滑圆润,无甚瑕疵,却凌空一笔,镌深红色“人”字于其上,笔画撇处多出一点。记者疑惑,倘若没这一点,“人”不就更完美了吗?王利民解释道:“正是由于多了这一点,才真正丰富多彩。做人多一点好。多一点智慧,成功就多一点;多一点付出,快乐就多一点;多一点善心,幸福就多一点……“人”字多一点,是天意;人生多一点,是人意。”
被称作“相逢是首歌”的石头,是王利民在湘西里耶的深山老林里捡到的,石面纹理清晰,层次分明,线条卷曲色彩浓淡如同江涛澎湃。右下角一点深红,恍若残日入江,又若明月出海。一男一女立于水畔,风曳衣袂,私语窃窃,亲厚之情致凸显于石上。人生难觅一知己,这是何等惬意和浪漫啊!
王利民笑称自己是“知石分子”。他说,山河藏于石,人意蕴石中,通过人赋予奇石以内涵和情感,石头就具有了人性和灵性、具有了哲理和悟性、具有了文化和艺术。只要有心、有情、有意和勤奋,就能有缘享受近在咫尺的快乐和幸福。只有对大自然、对生命、对美的热爱和虔诚,对平凡的敬重,才能进入神奇美妙的石里乾坤。“奇石是大自然的精灵,每拣一块石头我会向大自然鞠一躬,表达对大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对美、对文化艺术的敬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