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位 实习生 樊 炜
折扇、字画、瓷器和中式雕花家具搭配着科特迪瓦的雕塑、面具和象牙装饰品——走进科特迪瓦驻华大使科菲·阿兰·尼凯斯的府邸,便不由得被这里独具匠心的装饰风格深深吸引。在挂满中科两国政要合影的会客厅里,尼凯斯接受了本报“非洲驻华大使的中国故事”栏目记者的专访。采访过程中,尼凯斯的表情一直很严肃,回答问题时也很认真。不过,他很喜欢出其不意地抖个包袱,开过玩笑后还是那样正襟危坐,一边看着记者被逗得前仰后合,一边得意地端起杯子抿上一口茶。
中科建交的亲历者
即便已经相隔了近30年,但尼凯斯仍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跟随科特迪瓦高层领导团来中国访问的经历。“我们是1983年2月27日到达,3月4日离开的。”作为中科两国建交这一历史时刻的亲历者,他对此感到非常自豪。2006年,尼凯斯出任科特迪瓦驻华大使。他表示,很高兴自己不仅能够见证昨天,而且还能在今天继续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比较1983年初到中国时的感受,他说,当时走在大街上,经常被行人盯着看。2006年来到北京生活时,一切都不一样了,这里已经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城市,没人再为看见一个外国人而感到好奇。
自从担任驻华大使以来,尼凯斯到过至少30个城市。虽然很多地方的名字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对于他来说,每个中国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还是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说到他最喜欢的城市,尼凯斯最先想到的便是三亚,因为那里的大海、沙滩,甚至花草树木都跟他的家乡很相似。尼凯斯告诉记者,他过去住在科特迪瓦的南部,那里临海,有着极美的景色。因此,每当飞机快要降落到三亚凤凰机场的时候,他都觉得好像是要回家了。直到下了飞机置身于人群中,听到周围的人都在说中文,或者是晚上去KTV唱歌时,才让他意识到自己还身在中国。
去KTV唱歌!难道多才多艺的大使先生已经学会了中文歌曲?看到记者露出疑惑的神情,尼凯斯赶忙理直气壮地解释:“为什么我就不能去KTV唱歌呢?完全没有问题啊!我可以唱法文歌,也可以唱英文歌。有时候,中国朋友邀我一起去,我感觉很开心!”说着,他还跟记者开起了玩笑,“虽然总会遇到一些漂亮的女孩,不过,我当然还是去唱歌的!”
从象牙海岸到旅游天堂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拥有约500公里海岸线,国名在法语中意为“象牙海岸”,从中不难看出这个国家的美丽和富庶。早在11世纪,这里便是非洲南北贸易的中心之一。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荷兰、法国殖民者相继涌入,大肆掠夺象牙和奴隶,沿海一带形成了著名的象牙市场。实现独立后的科特迪瓦政局相对稳定,被称为“黑非洲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尺”。如今,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动植物,开发旅游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片曾经因贸易而繁忙的海岸,再次敞开了热情的怀抱,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科特迪瓦拥有巨大的旅游潜力,对于那些热爱海滩并有足够时间的人来说,这里是真正的天堂。”尼凯斯说。
谈到科特迪瓦独特的文化,尼凯斯表示,有专家将科特迪瓦称为“文化拼图”,因为60多个民族一直沿袭各自的风俗与传统,丰富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生活方式。据他介绍,科特迪瓦的音乐和舞蹈节奏鲜明,电影、文学等也在非洲国家中独树一帜。为了加深中国民众对非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科特迪瓦驻华使馆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举办艺术品展览、邀请艺术团来华演出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科特迪瓦馆以“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为主题,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化和谐以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民族特性的思考,向中外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时尚而又不失传统特色的科特迪瓦。
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尼凯斯是第一个前往中国外交部,并在吊唁簿上签名的外国驻华大使。谈到这段难忘的经历,尼凯斯说,他和同事当时正在上海出席一个论坛,会后才知道很多人在地震中遇难,当地受到了重创,各方面都损失惨重。“我在中国待得时间长了,这里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感到非常悲伤,完全能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悲痛之情,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尼凯斯表示,中国政府的救援工作开展得非常迅速,非洲外交使团都为地震中发生的事情所感动。
6年的在华生活并不很长,但也不算短。尼凯斯告诉记者,自己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物都很感兴趣。他觉得中国的饮食很养生、很健康,他本人则喜欢吃北京烤鸭和水煮鱼。对于每个中国人都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尼凯斯一直觉得这是一种“特殊技能”。“在我们国家,不可能有人用得这么好。我觉得,使用筷子显示出身体平衡、和谐的状态。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和谐,才衍生出丰富多彩但又相互融合的中国文化吧!”他若有所思地说。除了中国美食,他还很喜欢中国的茶和民族服装。唯有一点让尼凯斯至今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可以不顾身体健康地拼命工作呢?这个答案恐怕要在未来与中国人的交往中慢慢寻找了。
谈到中科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尼凯斯说:“文化交流像一座桥梁,是两个国家了解彼此的基础。”他表示,双方都在就1992年签署的文化合作协议进行商讨,拟定新的执行计划。2008年,在深圳举办的“非洲文化人士访问计划·文化政策圆桌会议”以及“中非文化聚焦”等一系列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深了中非、中科的理解和友谊。他希望看到更多的科特迪瓦民众学习汉语,从而能更好地感知中国文化。采访中,尼凯斯告诉记者,文化这一主题让他感到很新鲜,以前从未单独就此接受过采访,并一再鼓励我们把“非洲驻华大使的中国故事”这个栏目做下去。“这是让中国读者了解非洲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都能为促进中非文化交流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