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埃及特约记者 裴爱红 汪 碧
3月28日,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在开罗自由小学(法语学校)举办“中国走进校园”活动,该校师生及家长近百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上午11点,在校长阿米拉的带领下,老师们身着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小朋友们也穿上中国旗袍和埃及法老时期的服装,大家手捧鲜花欢迎来自开罗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
按照学校的惯例,活动伊始,都会播放一段《古兰经》,并教学生几句穆罕默德先知的名言或阿拉伯成语。今天,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助理阿巴斯则为学生带来了中国俗语“活到老,学到老”。随后,场内奏响了雄壮的中埃两国国歌。
阿巴斯10分钟的“埃及与中国”PPT讲座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引人入胜。他通过大量的图片及文化符号,形象生动地把中国的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中国乐器二胡与埃及乐器拉巴巴、中国的皇帝和埃及的法老以及中埃两国的货币、国旗、首都、文字等一一进行对比,讲座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在“汉语兴趣小课堂”环节,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汉语志愿者为在座师生每人发了两页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教大家学会了“你好”“谢谢”等日常用语和数字。通过对汉字“人”“山”从甲骨文到简体字的讲解,使大家很自然地联想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内容生动有趣,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
在有奖问答环节,“中国国旗有几颗星星?”“中国最有名的教育家是谁?”“中国最有名的体育明星是谁?”“中国最有名的动物是什么?”这些问题引来师生们踊跃抢答。中国小灯笼、中埃国旗等小礼品颇受大家的青睐。
播放短片《神州中国》的时候,小朋友们个个瞪着大眼睛,聚精会神地观看。《找朋友》、《上学歌》、《好习惯》等汉语儿童歌曲受到了欢迎,大家跟着音乐的节奏欢快鼓掌。老师们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秀引得学生捧腹大笑。热心的学生家长还特意从网上学习了中国菜肴的制作方法,在学校的厨房烹制了辣椒鸡丝炒面、拔丝香蕉等中国美食,拿给大家品尝,引来了阵阵欢呼。
最后,学生们合唱《我的祖国》、《母亲》等埃及歌曲,把当天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本次活动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埃及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了中国文化。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的连连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