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美文/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叫一声花椒大哥梨花小妹
我的哀思和敬意
原生态赋
南非诗笺
因为书的拜访
城里的爸爸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2-04-1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哀思和敬意

    李 效

    没有及时得到消息,也就没赶上去八宝山最后送别崔老师,心存歉疚。从报纸上看到王蒙老部长跪别崔老师的情形,更增添了一份哀痛和敬重。

    前一日(三月二十七日)在《中国文化报》上读到王部长《赠爱妻》一诗时,还不敢肯定往这方面想。虽然我知道崔老师重症缠身,王部长也因此焦虑而染上了带状泡疹,但后来听说情况好转了。去年秋日的一个下午,我与妻子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音乐会,在剧院大厅内,正遇上他们夫妇俩。我好久没见到王部长了,忙赶上前问候。随后便见王部长在洗手间外耐心地等待崔老师,而后两人相伴缓步而行,气态从容温和,排列在观众队伍之中,登上去剧场的滚动电梯。望着他们的身影,让人聊以欣慰。可没想到,人生变幻如此无常啊!

    一九九七年,我的第一部作品集《人生之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我贸然请王部长为书写序,王部长欣然应允,并通过秘书崔建飞要我去他家里聊聊。当时王部长住在东四三条口一所小院子里,同去的还有出版社责任编辑董瑞丽。在他家做客轻松愉快,王部长谈笑风生、亦庄亦谐,他中肯地为我点评文章,句句珍贵,说得我心服口服。崔老师一旁陪座,贤淑文静、和蔼平易。由此,我敬佩王部长的同时想到崔老师的不易。我读过崔老师写的回忆文章,王部长青年时被下放到遥远的新疆,一去十六年,风雨飘摇,寒来暑往,是崔老师始终如一地陪伴着他。坎坷时也罢,成名时也罢,在底层也罢,进高层也罢,多亏了这一位贤内助,一位不事张扬的文化女性。

    二〇〇一年,是王部长和另一位著名作家从维熙的推荐,使我能够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平时他也不忘给予我很大的勉励。我对王部长夫妇心存感激之情,早就想找个机会请他夫妇俩吃一回云南风味饭菜,话虽说了,一来二去拖到今天也未实现。想来,心中越发地缺憾。

    没能送挽联,也没有献鲜花,我只有怀着愧疚和感恩之情,以这篇小文表达我的哀思和敬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