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该放电影了,冷风一吹,被汗水浸湿的内衣顿时变得冰凉。在回来的路上,体质较弱的茹鲜古丽突发高烧。
从铁厂沟到最近的额敏县医院有70多公里,放映队的小面包车要跑两个小时。茹鲜古丽躺在车里,昏昏沉沉。常寿兰抱着茹鲜古丽,另两个队员不停地更换敷在茹鲜古丽额头上的湿毛巾。到了医院,她们把茹鲜古丽安排好后,又满街找清真馆子,给茹鲜古丽买了碗热腾腾的汤面条。
“乡村文化天使”
“今晚放电影……”2004年4月12日,太阳刚落下山头,孩子们的喊声就响彻了整个喀拉哈巴克乡阿热散村。孩子们就像过节似的雀跃,大人们也像孩子们一样兴奋。由于很多牧民不精通汉语,常寿兰和茹鲜古丽就忙着用哈萨克语向牧民解释片中的对白。一位哈萨克族老大爷流着眼泪说:“10多年来我们没有看过电影,10多岁的娃娃连什么叫电影都不知道。现在好了,电影队回来了。”
在和布克赛尔县巴音奥瓦乡、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等偏远乡场,放映队还给蒙古族牧民开“小灶”,为他们放映《嘎达梅林》、《成吉思汗》等反映蒙古族历史的故事片。
“对我们来说,放电影已经成了一种责任,电影带给牧区的是节日般的快乐。每次放映队到牧区,孩子们都像是在狂欢。因为他们热爱电影,所以我们热爱放电影。”常寿兰说。
由于其优异成绩,塔城地区少数民族女子流动放映队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先进集体”,电影《横平竖直》就是根据她们的事迹拍摄的,反响热烈。2009年,常寿兰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2年,常寿兰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如今,农牧民亲切地称这支女子流动放映队是“乡村文化天使”!